[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51374.6 申请日: 2021-01-14
公开(公告)号: CN112744993A 公开(公告)日: 2021-05-04
发明(设计)人: 徐凯俊;黄炜;芦洋;辛建华;朱宝龙;赵雅珺;王潇;蒋心悦;孔冰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11/02 分类号: C02F11/02;C02F11/04;C02F11/06;C02F3/30;C02F101/16;C02F101/30
代理公司: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代理人: 周海燕
地址: 21512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自然 景区 水体 氧化 分解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底泥生物氧化药剂的配制:将超支化聚赖氨酸、植物多糖、生长因子、双(三甲基硅基)过氧化物、活性污泥、烟酸改性2,6‑二氨基嘌呤‑2′‑脱氧核苷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然后与水混合形成底泥生物氧化药剂;S2、给药: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底泥生物氧化药剂通过高压给药枪,直接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以促进河道底泥氧化。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简单,设备投入少,耗能低,成本低廉,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达到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的效果,提升水体氧溶解量,黑臭水体处理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景区黑臭水体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在人口密集、污染负荷强度大、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区域,由于过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河道,超出其水环境容量,水体中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至厌氧条件。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物被厌氧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硫化亚铁等黑色沉积物,同时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导致水体产生黑臭现象。可见,对自然景区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势在必行。而底泥治理在黑臭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进行有效处理是当前业内研究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国内外的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治理大概包括物理法、化学法、曝气法等。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截污、调水、清淤等水利工程,以及机械除藻、引水稀释、人工造流等。经过物理法治理的河流因为河床加深,挖去严重污染的淤泥,会对减轻河流的臭味起到良好的作用,截弯取直会增强河流的冲污能力。但是物理方法需要建造大型的构筑物,费用较高,也受到当地水利水文条件的限制,适应性比较差,而且物理方法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河水黑臭的问题;化学方法如化学试剂除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但由于化学试剂的投加量大,成本较高,此种方法在黑臭河流治理的应用中并不多见;一般曝气法采用曝气装置,向水体中冲入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这种方法采用的设备多为喷泉跌水装置、普通曝气机等,对于封闭不流动的景观水体,曝气装置只能将其设备周围很小范围进行充氧,造成大量缺氧死角,无法使水体均匀增氧。且该方法只可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对于抑制藻类与实现水质清澈并无明显处理效果。

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116924.6的中国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的方法,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微电解材料投加到黑臭水体的污泥中,并使微电解材料与黑臭水体污泥混合,其中,微电解材料的用量为黑臭水体的污泥重量的0.5%;步骤2,向黑臭水体污泥中投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用量按污泥层底面积为300-450ml/m2;步骤3,向黑臭水体投入微藻进行养殖,将微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溶于黑臭水体中;步骤4,射流泵吸入黑臭水体中的水和外部的空气,形成气水混合物,将所述气水混合物释放到原黑臭水体中对所述黑臭水体进行曝气。再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1137523.5的中国发明专利涉及黑臭水体修复领域,尤其是一种黑臭水体底泥改良材料与使用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从根本上消除水体黑臭现象的低黑臭水体底泥改良材料。所述底泥改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1~30份底泥改良材料A和0.5~10份底泥改良材料B;其中,所述底泥改良材料A为铁粉、炭粉、氧化铝、天然矿物和/或二氧化硅,所述底泥改良材料B为硝酸钙、过氧化钙和/或壳聚糖。然而,这些方法化学试剂的投加量大,成本较高,修复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该方法简单,设备投入少,耗能低,成本低廉,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有效加快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无害化分解,致使底泥减量化,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从根本上消除水体黑臭现象。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原理,达到除去底泥和水体中的氨氮和耗氧有机物的效果,提升水体氧溶解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然景区黑臭水体底泥的氧化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