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热带水果中分离得到高效生产茉莉酸的可可毛色二胞菌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035.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2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彭黎旭;王台虎;赵万洲;郭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万洲;王台虎;郭永峰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带 水果 分离 得到 高效 生产 茉莉 可可 毛色 二胞菌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热带水果中分离得到高效生产茉莉酸的可可毛色二胞菌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不同品种的热带水果洗净擦干后,室温保存,并观察热带水果的腐烂过程,当热带水果达到6‑7成腐烂时,挑出该水果,标记为水果A;S2、在10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加入同等质量的水果A,在26‑30℃条件下旋转震荡30‑35min,得到稀菌液a;S3、取2mL稀菌液a稀释到20mL,混合摇匀,取一定量涂布在PDA板上,在26‑30℃条件下培养2‑3天。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物合成茉莉酸得率高、成本低、健康环保的可可毛色二胞菌的生产工艺,非常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实际中,在茉莉酸的生物合成中,可以得到含茉莉酸浓度较高的培养液,最高可达1080mg·L‑1,培养周期短,培养流程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带水果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热带水果中分离得到高效生产茉莉酸的可可毛色二胞菌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茉莉酸是一种有芳香味的环戊烷类化合物,在农业、工业及医药领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茉莉酸的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从富含茉莉酸的植物中提取分离获得,但含茉莉酸高的植物较少,提取成本较高,研究工作前人做了许多,都不宜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实际中。其二是化学合成方法,从结构上分析茉莉酸及其酯具有两个手性中心,有4个同分异构体,在化学合成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化学法的优点是可以合成高纯度的茉莉酸,且可以通过特殊的分离手段把4种同分异构体分开,得到单一的消旋体,合成的起始反应物不同,合成路径差异很大,反应器的要求差异也大,得率从5%至60%,得率高的起始反应物,成本就比较高,反应器的耐温耐压要求就很高,所以,化学合成法的缺点也是生产成本高,可以应用于工业和医药领域,但不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际中。第三种是生物合成方法,就是利用一种特殊的菌,在特定的培养基中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定的时间后,培养液中会生成一定量的茉莉酸,不同的菌种,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培养条件,茉莉酸的得率从1mg·L-1至1080mg·L-1,差异非常大,得率的大小主要受菌种的影响,其次是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菌种选择不对时,培养液中几乎检测不到茉莉酸。
茉莉酸的生物合成,关键是菌种的扩繁,菌种的活性和浓度都与茉莉酸的得率紧密关联,菌种的活性随着其寿命的增长而衰减,随着扩繁次数的增多也减弱,活性高浓度合适的菌种接种于培养液中,茉莉酸的得率就高。保藏一段时间的菌种,复活后,必需检测其活性和浓度,若活性低,必需进行复壮后,才可以用于茉莉酸的生物合成。菌种的接种量影响茉莉酸的得率。并不是所有的可可毛色二胞菌都可以用于茉莉酸的生物合成,很多可可毛色二胞菌的培养液中,现在的检测仪器是检测不到茉莉酸的存在。菌种活性的高低和浓度是否合适,主要通过茉莉酸的得率来评价。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培养液中的茉莉酸进行定性定量,发现从热带水果中分离得到的可可毛色二胞菌,产茉莉酸的得率最高可以达到1080mg·L-1,而且生产成本很低(1g/50元),非常适合应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实际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观察、菌种的活性较差、且产得率低、生产成本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从热带水果中分离得到高效生产茉莉酸的可可毛色二胞菌的生产工艺。
一种从热带水果中分离得到高效生产茉莉酸的可可毛色二胞菌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不同品种的热带水果洗净擦干后,室温保存,并观察热带水果的腐烂过程,当热带水果达到6-7成腐烂时,挑出该水果,标记为水果A;
S2、在10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加入同等质量的水果A,在26-30℃条件下旋转震荡30-35min,得到稀菌液a;
S3、取2mL稀菌液a稀释到20mL,混合摇匀,取一定量涂布在PDA板上,在26-30℃条件下培养2-3天,挑选出单一的菌株b;
S4、按上述制备步骤得到菌株b,分离纯化过程中,从菌株b的颜色变化和扫描电镜的表观图来确认是否可可毛色二胞菌,菌株b的培养过程中,颜色从乳白色到浅绿色到深绿色,最后变为黑褐色,并且电镜下观察到的菌体形状为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万洲;王台虎;郭永峰,未经赵万洲;王台虎;郭永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