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529.8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邓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陆 |
主分类号: | B60W50/14 | 分类号: | B60W50/14;B60W50/16;B60W40/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疲劳 驾驶 提醒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包括:车壳、连接轴、安装箱和连接管,所述车壳通过减震组件与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连接杆与安装箱连接,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与安装于安装箱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安装箱外壁上安装有警示灯和警报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底部通过导流管与储水箱连接,所述蓄水箱内部对应导流管管口的位置上设有间歇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通过CCD相机以及控制器的配合实现根据司机疲劳程度进行针对性的唤醒,避免仅一种提醒后司机继续由于疲劳进入睡眠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
背景技术
驾驶时的安全保障对于司机来说至关重要,司机的安全关乎整个车辆内乘客的安全,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常会因为疲劳而发生交通事故。
目前驾驶过程中缺少一种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驾驶员驾驶的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常会因为身体疲劳造成犯困的情况,极易造成严重的事故,市面上现有的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缺乏人工智能的相关组件,且无法根据司机的疲劳程度进行提醒,司机可能会有昏沉的感觉,很容易无法接收警报信息再次进入睡眠状态中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防疲劳驾驶提醒装置,包括:车壳、连接轴、安装箱和连接管,所述车壳通过减震组件与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连接杆与安装箱连接,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CCD相机,所述CCD相机与安装于安装箱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安装箱外壁上安装有警示灯和警报器,且警示灯和警报器均与安装于安装箱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安装箱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水箱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转动件并与喷头连接,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波纹管,所述蓄水箱内部对应连接管管口的位置上设有浮动组件,所述蓄水箱的底部通过导流管与储水箱连接,且导流管与蓄水箱的连接处设有电磁阀,所述导流管上连接有加压泵,所述蓄水箱内部对应导流管管口的位置上设有间歇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滑柱和第一连杆,车壳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柱,且两个滑柱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两个所述滑柱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连接轴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两个滑柱铰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滑柱远离弹簧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于车壳上的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球和滑杆,所述滑杆固定安装于车壳内壁上,所述滑杆内设有滑动腔,所述浮球与滑动腔滑动配合,且浮球与滑动腔的开口处相互卡合,所述连接管的管口与浮球的运动轨迹干涉,所述滑杆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间歇组件包括转动环和输出电机,所述转动环与安装于蓄水箱内的安装柱同轴安装,且二者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上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的宽度与导流管的管口直径相同,所述转动环与安装于安装柱的输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电机与安装于安装箱内的编码器通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箱的外壁上设有开关,且开关与安装于安装箱内的控制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陆,未经邓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熔胶制备后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一维振镜扫描式激光昡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