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及用该结构进行承载力检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5551.8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梅晓丽;程杭;许鹏;祁明军;张海波;杨柳;李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力 检测 结构 进行 方法 | ||
1.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包括墩柱(1)、上抱箍(2)、下抱箍(4)、橡胶垫层、液压千斤顶(3),所述下抱箍(4)设置在墩柱(1)的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2)设置在下抱箍(4)的正上方;
所述液压千斤顶(3)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墩柱(1)两侧、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液压千斤顶(3)底部设置在下抱箍(4)拼装耳上端面;
上抱箍(2)与下抱箍(4)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压千斤顶(3)的有效行程;
上抱箍(2)上方的墩柱(1)设置有上划线(5),下抱箍(4)下方的墩柱(1)上设置有下划线(6);
墩柱(1)与上抱箍(2)之间、墩柱(1)与下抱箍(4)之间均设置有橡胶垫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抱箍(2)和下抱箍(4)的型号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抱箍(2)上方距上划线(5)的距离为:500mm,下抱箍(4)下方距下划线(6)的距离为: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抱箍(2)与下抱箍(4)均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橡胶垫层的厚度至少为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压千斤顶(3)为带表可读液压千斤顶。
7.利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进行承载力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准备,施工前熟悉相关图纸及施工规范,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步骤二,墩柱(1)顶凿毛:待墩柱(1)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墩柱(1)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至新鲜混凝土,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以便于安装盖梁底模;
步骤三,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将盖梁轴线、标高放出后,施工人员按盖梁标高计算并标记出抱箍安装高度;
步骤四,安装上抱箍(2)和下抱箍(4):在同一墩柱(1)上安装上抱箍(2)和下抱箍(4),下抱箍(4)安装在抱箍法盖梁施工计算标高位置,上抱箍(2)安装在下抱箍(4)正上方、并在液压千斤顶(3)有效行程内;
步骤五,划标记线:分别在圆形墩柱(1)上抱箍(2)上方、下抱箍(4)下方划出标线,量测上方标线距上抱箍(2)顶缘距离、下方标线距下抱箍(4)底缘距离;
步骤六,液压千斤顶(3)安装、加压:
s1,将2台液压千斤顶(3)分别设置在下抱箍(4)两侧拼装耳上端,同时启动2台液压千斤顶(3),使液压千斤顶(3)活塞顶面与上抱箍(2)紧密接触在一起;
s2,开始进行初始应力施加,使得压力表表盘压力值为理论值的60%时,待荷载稳定1-2min后,如果抱箍未发生变化,再开始均匀缓慢施加荷载,待压力表表盘压力达到理论值的80%时,荷载稳定1-2min后,抱箍仍未发生变化,再开始均匀缓慢施加荷载,待压力表表盘压力达到理论值100%时,荷载稳定24h后,抱箍滑移量小于1mm或仍未发生变化,则证明抱箍承载力满足上部全部施工荷载要求;反之则证明抱箍承载力检测不合格,不能满足上部全部施工荷载要求;
如若抱箍承载力检测不合格,则重新安装抱箍及检查抱箍高强螺栓扭矩力;
步骤七,拆除液压千斤顶(3)及上抱箍(2):
s1,液压千斤顶(3)的行程回缩到位;
s2,拆除液压千斤顶(3)、上抱箍(2),进入盖梁底模施工;
其目的为实验时作为观察上抱箍(2)、下抱箍(4)是否发生滑动的参考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555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