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071.9 | 申请日: | 202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树毅;王晓丹;罗小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C12N1/16;C12N1/20;C12R1/25;C12R1/22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复合 发酵 酵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苦荞粉75‑85份、红糖310‑330份、糖化酶5‑7份、麦芽糖浆110‑140份、酵母菌及乳酸菌,通过原料准备、调配灭菌、乳酸菌及酵母种子液培养、发酵、巴氏灭菌、调配等步骤制得,本发明采用了乳酸菌及酵母复合发酵技术,生产周期比自然发酵周期明显缩短,发酵条件比自然条件更易于控制,发酵后又用甜味剂对产品进行调配,从而更增强了产品的风味及特色,产品性能稳定、风味佳、不含防腐剂,充分发挥出苦荞的营养价值,增加了调味品的应用种类,操作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同时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苦荞属于蓼科,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药食两用作物,别名荞叶七、野兰荞、乌麦、花荞。苦荞拥有独特、全面、丰富的营养成份:药用特性好、生物类黄酮含量高、富含硒,有人体所必须的多种营养成份,是我国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体现。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人体也可以起到自然补充硒的作用,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现今,我国市场上大部分苦荞只作熬粥或泡茶之用,且食用方法单一,严重影响苦荞的消费数量,苦荞在强健国民体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酵素是一种从植物、水果中通过发酵工艺提取出的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以及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它通过加快人体分解、反应、消化、吸收,刺激人体细胞分子活跃从而加速新陈代谢,并能够把体内葡萄糖转变成肝糖元,储存、供给人体所需能量,以达到改善人体机能的作用,因此酵素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酵素起源于日本,酵素产业在日本及欧美地区发展成熟,在国内属于“舶来品”。国内消费者最初接触酵素从海外代购开始,目前从国外代购仍是酵素的主要消费模式。国内企业于近几年才开始生产酵素,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技术来源于日本,行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市场规模。目前,国内尚无针对酵素产品的任何标准,由于没有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部分商家在产品中添加其他成分,很多产品无限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市场较混乱,行业内也缺乏官方统计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周期短、具有良好适口性及浓郁芳香风味的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苦荞粉75-85份、红糖310-330份、糖化酶5-7份、麦芽糖浆110-140份、酵母菌及乳酸菌。
上述的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其中所述的酵母菌为扣囊复膜酵母(
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复合发酵的苦荞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