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和油液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596.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15/00;G01N11/00;G01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在线 监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与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并联的多个监测装置,分别对流经所述多条回油管路的润滑油液进行同步采样,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单独与线材生产线中的一台生产设备连接,并且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所有润滑油液是同一个油站提供的;
根据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所述支路采样数据,为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生成第一监测曲线;
根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对应的多条第一监测曲线生成动态参照曲线;
将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的每条曲线分别与所述动态参照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多组监测对比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对应的多条第一监测曲线生成动态参照曲线,包括:
按照第一表达式对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对应相同采样时间的支路采样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应采样时间下的参照值,作为所述动态参照曲线中的参照数据;
所述第一表达式包括:
其中,ait表示n条回油管路中的第i条管路在t时刻下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At表示所述n条回油管路在t时刻下的参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的每条曲线分别与所述动态参照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多组监测对比结果,包括:
将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的每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分别与所述动态参照曲线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得到多组趋势对比结果,作为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多组监测对比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组趋势对比结果指示出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存在目标曲线偏离所述动态参照曲线,并且偏离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长时,为所述目标曲线对应的目标回油管路生成预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组趋势对比结果指示出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存在目标曲线偏离所述动态参照曲线时,为所述目标曲线对应的目标回油管路生成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曲线偏离所述动态参照曲线是指所述目标曲线的末端位于所述动态参照曲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与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并联的多个监测装置,分别对流经所述多条回油管路的润滑油液进行同步采样,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包括:
通过各个监测装置中的油泵同时抽取各条回油管路上的润滑油液,并采用对应监测装置中的检测支路对抽取的润滑油液进行检测,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支路上设置有多种油液检测传感器,所述多种油液检测传感器用于对抽取的润滑油液进行颗粒检测、含水率检测、温度检测、粘度检测、污染度检测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油液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设备以及与所述处理设备连接的多个监测装置;
所述多个监测装置分别与多条回油管路并联,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单独与线材生产线中的一台生产设备连接;
所述多个监测装置用于:分别对流经所述多条回油管路的润滑油液进行同步采样,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所有润滑油液是同一个油站提供的;
所述处理设备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液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监测装置中的任一监测装置包括:油泵以及与所述油泵对应的检测支路;
各个监测装置中的所述油泵用于:同时抽取各条回油管路上的润滑油液,并采用对应监测装置中的检测支路对抽取的润滑油液进行检测,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
其中,所述检测支路上设置有多种油液检测传感器,所述多种油液检测传感器用于对抽取的润滑油液进行颗粒检测、含水率检测、温度检测、粘度检测、污染度检测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5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