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和油液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596.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姜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15/00;G01N11/00;G01K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余菲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在线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和油液监测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与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并联的多个监测装置,分别对流经多条回油管路的润滑油液进行同步采样,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单独与线材生产线中的一台生产设备连接,并且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所有润滑油液是同一个油站提供的;根据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为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生成第一监测曲线;根据多条回油管路对应的多条第一监测曲线生成动态参照曲线;将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的每条曲线分别与动态参照曲线进行对比,得到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多组监测对比结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和油液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经常需要采用高速线材生产线的高速区设备进行轧制加工,从而得到线材。高速线材生产线的成品速度可达到110m/s,由于高速区生产设备的转速很高,这些生产设备在轧制生产过程中对于油膜轴承的润滑油品的品质要求较高,通过油膜轴承的润滑油品的品质变化可以反映出高速区设备的设备状态。如果无法在早期及时发现油膜轴承所用的润滑油品发生的品质劣化情况,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故障和重大损失。
因此,对高速区生产设备的油膜轴承所用的油品进行监测是有必要的,油品监测结果有利于为设备维护过程提供指导。
但是,目前对于油品的监测大多采用离线检测的方式,通常是先从油箱中取出油品放到取样瓶中,然后将取样瓶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验检测,这一处理过程耗时较长,并且取样过程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处理方式具有滞后性,难以及时得知油品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和油液监测系统,能够改善现有的油品监测处理方式难以及时得知油品情况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油液的在线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与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并联的多个监测装置,分别对流经所述多条回油管路的润滑油液进行同步采样,得到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单独与线材生产线中的一台生产设备连接,并且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所有润滑油液是同一个油站提供的;
根据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所述支路采样数据,为所述多条回油管路中的每条管路生成第一监测曲线;
根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对应的多条第一监测曲线生成动态参照曲线;
将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的每条曲线分别与所述动态参照曲线进行对比,得到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多组监测对比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对流经各条回油管路的润滑油液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其中,以各条回油管路分别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生成了第一监测曲线,并根据多条第一监测曲线生成了动态参照曲线,该动态参照曲线与各条第一监测曲线的采样数据均有相关性,基于上述方法生成的动态参照曲线是一种以多个分支的数据综合得到的实时变化曲线,是动态变化曲线,在将该动态参照曲线作为各条回油管路在监测过程中的判断参照时,则有了动态的判读对比目标,更加能够反映出润滑油液在各个时期的状态,有利于及时得知油品在各个时期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得知生产设备的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多条回油管路对应的多条第一监测曲线生成动态参照曲线,包括:
按照第一表达式对所述多条第一监测曲线中对应相同采样时间的支路采样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应采样时间下的参照值,作为所述动态参照曲线中的参照数据;
所述第一表达式包括:
其中,ait表示n条回油管路中的第i条管路在t时刻下对应的支路采样数据,At表示所述n条回油管路在t时刻下的参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5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