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贵金属浆料的自动涂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3727.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怀;张震;李志鹏;李竞龙;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2/08 | 分类号: | B05B12/08;B05B12/12;B05B1/02;G02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贵金属 浆料 自动 装置 | ||
一种用于贵金属浆料的自动涂覆装置。本装置应用于贵金属浆料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领域,发明装置包括整机机架、载样系统、供给管路系统、涂覆系统。整机机架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整体框架,并将电机固定在底座上,载样系统中通过双轴承连接连杆与电机、载样槽,保证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发生旋转偏移,使得浆料能够均匀涂覆到试样待涂表面。通过控制供给管路系统中的填充阀和喷嘴阀来控制浆料的流出,并调节喷嘴阀处连接的扁嘴型喷头与试样待涂覆表面的距离来控制涂覆膜层的厚度。本发明设计的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人工涂覆导致的涂覆不匀,并大大提高涂覆效率以及涂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贵金属浆料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领域,贵金属浆料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光学镀膜产品,通过涂覆过程附着于配套基底上,经烧结后可在光学玻璃纤维面板圆柱面上形成一种附着牢固,无污点,表面呈无裂纹、导电性能优异的膜层。贵金属浆料的涂覆作为烧结使用前的最后一步,其涂覆膜层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影响烧结后贵金属膜层的使用性能;针对微光像增强器阳极柱面上的浆料涂覆,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动涂覆设备,以满足出浆均匀,喷墨均速,涂覆完整等要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制造朝着外形柔性化、结构小面积化、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就目前而言,市场上已将出现了许多相应的产品,如微光像增强器、有机光伏电池(organic photovoltaics,OPV)、柔性电池(flexible batteries)、电光元件(electro-optic device)、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FETs)、以及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s,TFTs)、传感器阵列(sensor arrays) 等器件;这些器件的表面都需要涂覆有一层贵金属浆料,以满足其在使用过程中对导电性、遮光性的要求,但现有的涂覆技术大多都是技术人员手工涂覆,存在涂覆不匀、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本发明针对微光像增强器阳极柱面的贵金属浆料的涂覆,发明设计了一种自动涂覆装置,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研究设计一种用于自动涂覆微光像增强器阳极柱面的装置,以便能够匀速喷出贵金属浆料并完整涂覆在阳极柱面,代替传统人工涂覆。
一种用于贵金属浆料的自动涂覆装置,其包括整机机架,载样系统,供给管路系统、涂覆系统。整机机架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整体框架,并将电机固定在底座上;载样系统中通过双轴承连接连杆与电机、载样槽,保证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发生旋转偏移,使得浆料能够均匀涂覆到试样待涂表面;通过控制供给管路系统中的填充阀和喷嘴阀来控制浆料的流出,并调节喷嘴阀处连接的扁嘴型喷头与试样待涂覆表面的距离来控制涂覆膜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整机机架包括机架本体、控制面板、底脚螺丝;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整机机架外部一表面处,分布有开机按钮、转速调节按钮以及正反转按钮,记顺时针旋转为正转,逆时针旋转为反转,转速调节可在0r/min~500r/min调整;机架本体采用3mm不锈钢钢板制成,连接处采用螺栓连接,既能够保证连接紧固,设备运行平稳,又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设备的灵活可调性;使用前通过底脚螺丝调节设备至水平,保证涂覆时能够涂覆到全部待涂表面,避免因设备放置不平导致的涂覆不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系统包括载样槽、轴承A、轴承B与连杆、电机;载样槽设计有三个对称压缩弹簧球来固定试样,当试样装进槽内时,弹簧球压缩夹紧试样,取走试样弹簧球恢复,达到了在能够固定试样的同时,也不会对试样造成损伤的目的;连杆上下端通过双滚动轴承A、轴承B分别与载样槽、电机相连,电机采用调速电机,该电机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使用可靠,直接使用三相交流电源,起动性能好,起动力矩大,起动平滑,调速精度高,转速变化率不大于2.5℅,调速范围广,无失控区;轴承采用由带有球滚动的滚道沟的垫圈状套圈构成的推力球轴承,高速运转时可承受推力载荷,保证连杆与载样槽稳定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