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抗菌功能发泡型材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316.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刚;李华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安佑无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5/08;C08K3/22;C08K3/04;C08J9/08;C08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王峰刚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抗菌 功能 发泡 制备 工艺 | ||
1.具备抗菌功能发泡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型材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20~125份、乙二醇22~35份、碳酸钠2~3份、硅油9~10份、苯酚3~6份、二氯甲烷2~4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3份、抗菌组2~3.5份;
所述聚氨酯组包括质量比为1:2~2.2的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构体比例2,4-TDI:2,6TDI为100:25~35;
所述抗菌组包括质量比为100:1~10:11~20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炭颗粒、壳聚糖季氨盐;
发泡型材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10~15份乙二醇加热至185℃~190℃投入纳米氧化锌颗粒和纳米炭颗粒并充分搅拌均匀,冷却至80℃~95℃投入壳聚糖季氨盐和碳酸钠并充分搅拌均匀制得抗菌混合物;
S2将聚氨酯组、聚醚、硅油、苯酚、二氯甲烷、聚硅氧烷共聚物、余料乙二醇投入反应釜中升温发泡作业,在升温至45℃~50℃时投入重量比50%~70%的抗菌混合物,在反应釜发泡尾温90℃~95℃时投入剩余抗菌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备抗菌功能发泡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型材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20份、乙二醇22份、碳酸钠2份、硅油9份、苯酚3份、二氯甲烷2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份、抗菌组2份;
所述聚氨酯组包括质量比为1:2的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构体比例2,4-TDI:2,6TDI为100:25;
所述抗菌组包括质量比为100:1:11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炭颗粒、壳聚糖季氨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备抗菌功能发泡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型材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25份、乙二醇35份、碳酸钠3份、硅油10份、苯酚6份、二氯甲烷4份、聚硅氧烷共聚物3份、抗菌组3.5份;
所述聚氨酯组包括质量比为1:2.2的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构体比例2,4-TDI:2,6TDI为100:35;
所述抗菌组包括质量比为100:10:20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炭颗粒、壳聚糖季氨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备抗菌功能发泡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泡型材按照质量份数比包括1000份聚氨酯组、聚醚123份、乙二醇30份、碳酸钠3份、硅油9份、苯酚5份、二氯甲烷3份、聚硅氧烷共聚物2份、抗菌组3份;
所述聚氨酯组包括质量比为1:2.1的异氰酸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异氰酸酯的异构体比例2,4-TDI:2,6TDI为100:30;
所述抗菌组包括质量比为100:5:10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炭颗粒、壳聚糖季氨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安佑无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安佑无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3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混型服饰内衬弹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端口高增益直流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