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的动力收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5964.4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洲;程宇轩;王正平;孙俊磊;邵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3/30 | 分类号: | B64C1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动力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的动力收放装置,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侧立板、涵道风扇、增升翼面、作动器、连杆、滑轨和滚动轴承;所述涵道风扇和增升翼面平行相对设置,两端分别通过三个连杆安装于两个平行的侧立板之间的滑轨上,在作动器的作用下,三个连杆用于传递作动器的动力以及驱动所述涵道风扇倾转,将收放装置分解成滑块曲柄机构与四连杆机构组合而成的复合机构;本发明利用三个连杆,将收放装置分解成滑块曲柄机构与四连杆机构组合而成的复合机构,滑块曲柄机构与四连杆机构作为基础机构,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增升翼面的实时位置及角度由所述滑轨决定,在有限空间内能够实现满足气动设计需求的较大后退量与偏转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的动力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飞行器在侦察、航测、森林防护、应急救灾等各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固定翼飞行器具有载重大、速度快、实用升限高等优点,但是它的起降条件要求很高,要有很长的跑到供其加速。而直升机虽然能够垂直起降,不需要跑道,机动性也强于固定翼飞行器,但直升机的速度较慢,载重小,实用升限低。因此具有垂直/短距起降功能的固定翼飞行器成为了未来飞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既有直升机垂直起降的优点,又有固定翼飞机巡航速度高的优点。
现有形式的垂直/短距起降固定翼飞行器基本上多采用推力转向的方法来完成垂直/短距起降动作,这类飞行器存在死重大、飞行效率低的缺陷。为了改善这一类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对于起降效率和巡航效率要求的矛盾,目前的研究考虑利用涵道风扇的尾流,通过在涵道风扇的出口布置增升翼面来提高整体动力装置的气动效率。但是动部件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对于转换机构提出更严苛的要求,现有的转换机构均存在机构复杂、可靠性不高、废重大、有效载荷率低及维护难度大等不足之处。而目前针对转换机构的研究较少,对于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的研究多集中在其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以及飞行控制等相关领域。
综上可以看出,现有的转换机构都不能很好的满足目前对于涵道风扇耦合增升翼面面的动力装置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要求,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的动力收放装置,从而实现包括涵道风扇及增升翼面在内的动力装置能够同步运动至起飞和巡航所需的位置,且具有复杂程度低,造价低廉,易于维修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的动力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立板、涵道风扇、增升翼面、作动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滑轨和滚动轴承;所述涵道风扇和增升翼面平行相对设置,两端分别通过三个连杆安装于两个平行的侧立板之间;
所述侧立板为平板结构,平行且相对固定于机身上;两组所述滑轨分别固定于两个侧立板内侧,每组滑轨包括两条轨道,分别作为增升翼面的前缘和尾缘的运动轨迹;
所述涵道风扇由多个并列设置的涵道动力单元组成一体结构,其两侧壁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侧立板连接,能够相对机身绕转轴倾转,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涵道风扇两侧壁靠近机身一侧的下沿;
所述增升翼面的的展向平行于涵道风扇,其两端面的前缘和尾缘处分别通过滚动轴承与两侧滑轨的两条轨道滑动连接,能够沿滑轨相对机身旋转移动;增升翼面两端面的中部均垂直设置有圆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