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8264.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敏;韩令海;李军;史鹏礼;常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35 | 分类号: | F02M26/35;F02M2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低压 egr 系统 发动机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该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本体、增压器、三元催化器、中冷器、颗粒捕集器、低压EGR系统、冷凝水分离器和排水机构,冷凝水分离器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水口,第一进气口与低压EGR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由发动机本体排出的废气部分能够经低压EGR系统降温后进入冷凝水分离器中进行冷凝水分离,经冷凝水分离的废气与由第二进气口通入的空气在出气口处汇合后进入叶轮的进口,排水机构包括储水罐和排水管,储水罐可选择性地与排水口或者排水管连通。该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废气中的冷凝水可以及时分离并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现有技术中,有些发动机会使用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系统,将部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重新导入气缸,降低缸内燃烧温度,提高压缩比,进而降低油耗。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当新鲜空气温度较低或者湿度较大时,废气与新鲜的空气进行混合,废气的温度会降低,并析出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如果随混合气流到增压机叶轮,会对高速运转的叶轮造成损伤,影响增压器的性能甚至发生损坏。但是,由于叶轮之前的气压低于外界环境大气压,收集到的冷凝水不能直接排出到大气中,否则会影响叶轮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可以避免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时析出的冷凝水流到增压机叶轮,保证增压器的使用性能,延长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包括发动机本体、增压器、三元催化器、中冷器、颗粒捕集器和低压EGR系统,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出口通过排气总管与所述增压器的涡轮的进口连通,所述涡轮的出口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颗粒捕集器和所述低压EGR系统并联设置,且两者的进口均与所述三元催化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发动机本体的进口通过节气门与所述增压器的叶轮的出口连通,在所述节气门和所述叶轮之间设置有所述中冷器,所述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还包括:
冷凝水分离器,其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低压EGR系统的出口相连通,由所述发动机本体排出的废气部分能够经所述低压EGR系统降温后进入所述冷凝水分离器中进行冷凝水分离,经所述冷凝水分离的所述废气与由所述第二进气口通入的空气在所述出气口处汇合后进入所述叶轮的进口;
排水机构,包括储水罐和排水管,所述储水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排水口或者所述排水管连通。
作为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排水机构还包括:
第一电控阀,设置于所述储水罐的进口,用于控制所述储水罐的进口的启闭;
第二电控阀,设置于所述储水罐的出口,用于控制所述储水罐的出口的启闭。
作为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的优选方案,在所述冷凝水分离器内设置有第一液位检测件,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被配置为当所述冷凝水分离器中的冷凝水达到预设最高液位时,所述第一电控阀开启,所述第二电控阀关闭。
作为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液位检测件为液位传感器。
作为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水罐和所述排水管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一种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具有低压EGR系统的发动机总成还包括空滤器,所述空气经所述空滤器过滤后流入所述第二进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8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