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电池总成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9203.6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卢军;乔延涛;孙焕丽;刘鹏;姜云峰;周琪;孙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液冷板 总成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电池总成及车辆,属于电池安全领域,电池液冷板总成包括液冷板上板、液冷板下板和冷却液接头,液冷板上板和液冷板下板之间形成有冷却流道,液冷板下板上设置有多个冷却凹槽,液冷板上板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和多个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电池模组通过开口部分固定在冷却凹槽中并与液冷板上板密封连接;每个冷却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孔,多个冷却凹槽之间通过流通孔连通;冷却液接头设置在液冷板上板上并与冷却流道连通,位于冷却液接头一侧的冷却凹槽与冷却流道连通。该电池液冷板总成制造工艺简单,对布置空间的要求低,适用性高,实现对电池模组的半浸没式冷却,可有效对电池模组实现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电池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具有能量效率高、零排放、无污染、比能量高、噪音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动力电池总成作为新能源电池车的主要储能部件,主要保证整车低速行驶、制动能量回收、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能量调节等功能。电池总成作为电池总成结构保护固定的核心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液冷板作为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主要部件,承担着电池的冷却、加热、温度均衡等功能。
现有的液冷板方案并没有实现液冷板的模块化设计,一种产品往往只能应用于一种电池包,重复利用率极低,维修成本比较高。目前主流的电池液冷板主要工艺有三种:铝合金钎焊液冷板、挤压口琴液冷板和弯管液冷板。这三种方案都存在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模具成本高、布置空间要求高、无法实现模块化设计、单块水冷板只能应用于一种电池包等缺点。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电池总成及车辆,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电池总成及车辆,制造工艺简单、模具成本低,对布置空间的要求低,可以实现液冷板模块化设计,且可以应用于多种新能源电池包,适用性高。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液冷板总成,包括:
液冷板上板和液冷板下板,所述液冷板上板固连于所述液冷板下板的上方,所述液冷板上板和所述液冷板下板之间形成有冷却流道,所述液冷板下板上设置有多个冷却凹槽,所述液冷板上板上对应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和多个所述冷却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电池模组通过所述开口部分固定在所述冷却凹槽中并与所述液冷板上板密封连接;每个所述冷却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通孔,多个所述冷却凹槽之间通过所述流通孔连通;
冷却液接头,设置在所述液冷板上板上并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位于所述冷却液接头一侧的所述冷却凹槽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流道和所述冷却凹槽中流通。
作为上述电池液冷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冷板下板包括:
下板本体,所述下板本体上设置有所述冷却凹槽;
电池模组固定凸台,凸设于所述冷却凹槽的槽底,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
作为上述电池液冷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模组粘接于所述电池模组固定凸台上。
作为上述电池液冷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冷板下板还包括:
至少一根横梁和至少一根纵梁,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交叉设置形成多个所述冷却凹槽。
作为上述电池液冷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液冷板上板之间采用密封胶粘接固定。
作为上述电池液冷板总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液接头包括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冷却流道包括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进液流道相连通,所述出液接头与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