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射光学系统和投影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4090.9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守国荣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3B21/28;G02B13/00;G02B13/16;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庆泽;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射 光学系统 投影仪 | ||
投射光学系统和投影仪。能够在投射方向上实现小型化。投射光学系统具有:第1光学系统,其具有多个透镜和偏转元件;以及第2光学系统,其具备具有凹形状的反射面的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第1光学系统的放大侧。偏转元件配置在第1光学系统中相邻的透镜彼此之间设置的多个空气间隔中的、第1光学系统的轴上面间距离最大的空气间隔中。第1光学系统具有相对于偏转元件配置于缩小侧的第1部、以及相对于偏转元件配置于放大侧的第2部。第1部的光轴即第1光轴部分和第2部的光轴即第2光轴部分交叉。第2部(36)具有3个透镜。第2部的长度比第1部的长度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射光学系统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通过投射光学系统将图像形成部形成的投射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的投影仪。该文献的投射光学系统从缩小侧朝向放大侧依次由第1光学系统和第2光学系统构成。第1光学系统是具有多枚透镜的折射光学系统,呈直线状延伸。第2光学系统由具有凹形状的反射面的反射镜构成。反射镜使从第1光学系统侧入射的光束向第1光学系统侧折返。图像形成部具有光源和光阀。图像形成部在投射光学系统的缩小侧成像面形成投射图像。投射光学系统在第1光学系统与反射面之间形成中间像,向配置于放大侧成像面的屏幕投射最终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第2光学系统中,在利用反射镜使从第1光学系统侧入射的光束折返并进行投射的投射光学系统中,当缩短投射距离时,第1光学系统与屏幕的距离接近。因此,为了确保投射光学系统的设置空间,要求在投射方向上使第1光学系统小型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投射光学系统具有:第1光学系统,其具有多个透镜和偏转元件;以及第2光学系统,其具备具有凹形状的反射面的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第1光学系统的放大侧。所述偏转元件配置在所述第1光学系统中相邻的所述透镜彼此之间设置的多个空气间隔中的、所述第1光学系统的轴上面间距离最大的空气间隔中。所述第1光学系统具有相对于所述偏转元件配置于缩小侧的第1部、以及相对于所述偏转元件配置于所述放大侧的第2部。所述第1部的光轴即第1光轴部分和所述第2部的光轴即第2光轴部分交叉。所述第2部具有3个以上的透镜。所述第2部的长度比所述第1部的长度短。
并且,本发明的投影仪具有:上述投射光学系统;以及图像形成部,其在所述投射光学系统的缩小侧成像面形成投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投射光学系统的投影仪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从侧方观察实施例1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实施例1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第1光学系统和第2光学系统的说明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实施例1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情况下的光线图。
图6是从侧方观察以近距离进行投射的情况下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以近距离进行投射的情况下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图8是以近距离进行投射的情况下的透镜的移动方向的说明图。
图9是从侧方观察以远距离进行投射的情况下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以远距离进行投射的情况下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图11是以远距离进行投射的情况下的透镜的移动方向的说明图。
图12是从侧方观察实施例2的投射光学系统的整体的光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4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