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骨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评价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76598.2 申请日: 2021-01-20
公开(公告)号: CN112725407A 公开(公告)日: 2021-04-30
发明(设计)人: 朱瑶迪;李苗云;赵改名;赵静;陈夏男;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恒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40 分类号: C12Q1/40;C12Q1/37;C12Q1/34;C12P21/06;C07K14/78;C07K1/14;C07K1/34
代理公司: 驻马店博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5 代理人: 李红卫
地址: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牛 骨胶原 蛋白 多肽 消化 特性 评价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牛骨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置消化液,包括配置模拟唾液SSF、模拟胃液SGF、模拟肠液SIF,利用GI20体外模拟消化系统进行模拟体外消化过程,包括ⅰ口腔、ⅱ胃和ⅲ小肠;(b)测定不同分子量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包括检测步骤(a)中ⅰ口腔、ⅱ胃和ⅲ小肠中的消化前后消化物的消化率。本发明提供的牛骨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评价方法,测定不同酶解条件下不同分子量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采用完全模拟的方式进行快速获得数据,为企业大规模生产不同分子量胶原蛋白多肽提供有效的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原蛋白多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骨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肉牛养殖的集约化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肉牛屠宰加工副产物也随之增加,尤其是牛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肉类总产量约851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其所产的鲜骨可达2500万吨,“骨头不当肉”,是人类传统的消费观念,我国有许多屠宰业废弃物如骨头可以转化成饲料或食品添加剂等资源,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一般经过简单加工为骨泥后销往肉制品企业作为填充料,或直接销往市场,经济效益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畜禽骨骼中富含脂质、蛋白质骨胶原、软骨素和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可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资源和脂质来源,对其开展深度综合利用和高值高效转化对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尤其是牛骨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而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是维持正常组织构造和性能的必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相容性。将牛骨胶原蛋白经分段酶解,可获得不同分子量小分子蛋白多肽,与胶原蛋白相比食用后利用率更高,易被人体吸收,其功能有很大差别,如,分子量小于10kD的组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很强、小于3kDa的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率、小于1kDa的对人体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对人体代谢有很大的帮助等。这不仅使得畜禽骨得到高附加值利用,且可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同时避免了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胶原蛋白肽中生物活性与其多肽组成多样性密切相关,如Asp-Gly-Glu-Ala可促进骨髓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从简单的二肽到具有环形结构的大分子多肽,还可以通过糖基化、磷酸化以及酰基化等修饰,在细胞生理代谢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多肽组成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也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多肽组成、功能等均有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快速、无损的胶原蛋白多肽消化特性评价方法,来探究牛骨胶原蛋白多肽在不同消化阶段消化特性的变化,不仅可提高牛骨的附加值,且为不同活性肽的开发提供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便捷、快速高效的牛骨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评价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牛骨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配置消化液,包括配置模拟唾液SSF、模拟胃液SGF、模拟肠液SIF,利用GI20体外模拟消化系统进行模拟体外消化过程,包括ⅰ口腔、ⅱ胃和ⅲ小肠;

(b)测定不同分子量胶原蛋白多肽的消化特性,包括检测步骤(a)中ⅰ口腔、ⅱ胃和ⅲ小肠中的消化前后消化物的消化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模拟体外消化ⅰ口腔的方法为:将胶原蛋白多肽加入SSF溶液,再加入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使用口腔模拟器模拟咀嚼,充分混合后放于GI-20体外胃肠模拟仪器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模拟体外消化ⅱ胃的方法为:取模拟口腔中消化物,加入SGF溶液和胃蛋白酶,恒温孵育后置于沸水浴中灭酶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模拟体外消化ⅲ小肠的方法为:取胃消化物,添加SIF溶液和胰蛋白酶、胆汁盐,利用NaOH调节pH值,恒温孵育后置于沸水浴中灭酶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不同分子量胶原蛋白多肽,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都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6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