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汽车底盘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8650.8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峰;梁泳坚;徐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盐步康士柏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8;G01N3/0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曹万菊 |
地址: | 52822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底盘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智能汽车底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进入检测工位的被检车辆的车牌信息,并根据所述车牌信息识别所述被检车辆的车辆信息;
移动所述被检车辆,以使所述被检车辆的横向第一连接轴位于间隙仪的上方,此时,所述间隙仪的左滑平台位于左侧初始位置且右滑平台位于右侧初始位置,所述横向第一连接轴处于初始状态;
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启动视觉检测系统对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进行视觉检测;
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启动力学检测系统对所述间隙仪上的横向第一连接轴进行力学检测,其中,完成力学检测后,所述间隙仪的左滑平台位于左侧第一预设位置且右滑平台位于右侧第一预设位置,所述横向第一连接轴在所述间隙仪的作用下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左侧初始位置与右侧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左侧第一预设位置与右侧第一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
保持所述横向第一连接轴处于拉伸状态的情况下,移动所述被检车辆,以使所述被检车辆的横向第二连接轴位于所述间隙仪的上方,被检车辆移动过程中启动力学检测系统对横向第一连接轴进行力学检测,以实时采集车轮旋转过程中横向第一连接轴的拉力信号,并根据所述拉力信号识别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缺陷,根据所述拉力信号识别的所述被检车辆的所述底盘缺陷为底盘连杆连接质量;
根据所述车辆信息,启动力学检测系统对所述间隙仪上的横向第二连接轴进行力学检测;
存储所述视觉检测及力学检测的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底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拉力信号识别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缺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拉力信号分割为多个拉力信号段;
分别计算每一拉力信号段的拉力变化频率,以生成多个拉力变化频率;
根据预设权重系数对所述拉力变化频率进行加权处理,生成并输出缺陷值,其中,所述拉力变化频率越小,所述拉力变化频率对应的预设权重系数越大;
将所述缺陷值与预设缺陷类型进行比对,识别底盘缺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底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视觉检测系统对底盘进行视觉检测的步骤包括:
启动底盘照明灯,对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进行照明处理;
启动底部摄像机,对底部工作区进行录像处理;
启动底盘摄像机,对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进行录像处理并对所述被检车辆底盘的关键位置进行图像抓拍处理;
根据抓拍的图像识别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缺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底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力学检测系统对横向第一连接轴进行力学检测的步骤包括:
驱动所述间隙仪的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以使所述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向预设方向移动;
所述横向第一连接轴所对应的车轮随所述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移动,并拉动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连杆;
实时采集所述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移动过程中的拉力信号;
根据所述拉力信号识别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缺陷;
所述启动力学检测系统对横向第二连接轴进行力学检测的步骤包括:
驱动所述间隙仪的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以使所述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返回初始位置;
所述横向第二连接轴所对应的车轮随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移动,并拉动底盘连杆;
实时采集所述左滑平台及右滑平台移动过程中的拉力信号;
根据所述拉力信号识别所述被检车辆的底盘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盐步康士柏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盐步康士柏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86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