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9427.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尧;王忠正;张奇;侯志勇;陈伟;张英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伟;张英泽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A61B17/9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肢 长骨 骨折 复位 | ||
本发明公开了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包括导向软管、导丝、驱动机构和送丝机构。导向软管能够伸入长骨干的髓腔内,于导向软管的前端固定有能够引导导向软管前进方向的胶囊本体。导丝穿入导向软管内,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导向软管并固定有与导向软管抵接的钝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软管向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距导向软管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送丝机构置于长骨干外,用于驱动导丝向前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背景技术
在骨科治疗中,四肢长骨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手术方案中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两种。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因创伤小、患者失血量少、骨折周围含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因子的血肿可被保留,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已经成为治疗骨干骨折的主流技术。
但是目前在闭合复位的手术过程中,对于存在侧方移位的骨折复位困难,没有专用的器具,影响了复位的准确性和手术质量,成为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难题,至今没有解决。
在中国发明专利CN201310605218.5中公开了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该复位器是通过将折弯的复位头伸入骨折断端对侧的髓腔内,拉动复位杆后端的推拉把手,使复位头拨动对侧的髓腔将对侧骨折断骨复位,从而能够导丝(3)插入到对侧的骨折断端的髓腔内,撤出外套筒后利用髓内钉配套工具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该方案在手术操作时,两节断骨可能存再侧向或/和前后成角畸形,需要不断的旋转复位杆,调整复位头的角度,使其能够进入对侧骨折断骨,就需要使用辅助装置C臂机进行反复的透视的监视和引导,因此,存在以下问题:(1)装置操作过于复杂,过分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2)该装置采用先复位再穿丝的方式,但复位头进入对侧骨折断骨的髓腔内较浅,在复位时将力作用在骨折的断点处,而该处断骨在受暴力后的强度低、脆性较大,在复位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引导导丝进入对侧骨折断骨髓腔的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软管,能够伸入长骨干的髓腔内,于导向软管的前端固定有能够引导导向软管前进方向的胶囊本体;
导丝,穿入导向软管内,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导向软管并固定有与导向软管抵接的钝头;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软管向前移动,所述驱动机构距导向软管前端的距离至少为10mm;及
送丝机构,置于长骨干外,用于驱动导丝向前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导向软管上,能够于髓腔内行走,于驱动机构前方的导向软管长度为10~50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至少一根内管,与导向软管相贯设置,其两端与导向软管固定,于内管两端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挡件;
于每一内管上设有:
两安装件,置于两定位挡件之间的内管内,能够沿内管轴向移动并被限制旋转;
弹簧,置于两安装件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
两驱动电机一,分别固定于两安装件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一的电机轴与内管的轴线垂直设置;及
两走行轮,分别固定于两驱动电机一的电机轴上,能够伸出内管外沿髓腔内壁行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走行轮的环形面带有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伟;张英泽,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陈伟;张英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自动退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