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9950.6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圳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7/00 | 分类号: | C23F17/00;C25D11/16;C23F1/36;C23G1/12;C23F1/08;C23G3/00;B08B7/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刘广新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零件 压铸 铝合金 表面 处理 工艺 | ||
1.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高压水喷射到压铸铝合金表面,将表面附着的污垢去除,然后晾干并进行打磨;
S2、对压铸铝合金进行抛丸处理,脱去压铸件表面氧化皮,抛丸结束后,用超声设备对其进行超声清洗;
S3、将压铸铝合金安装至渗透盘内,通过助渗球辅助进行碱蚀处理,碱蚀处理结束后,将碱蚀液替换为脱脂剂对压铸铝合金进行脱脂处理;
S4、将压铸铝合金放入电解池内电解10-15min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压铸铝合金的表面形成氧化膜层;
S5、取出压铸铝合金采用流动水水洗3-5遍,每遍不少于10s,洗净后80-85℃下烘干8min-10min;
所述渗透盘包括盘体(1)、积液膜(2)和磁场发生器(3),所述积液膜(2)安装于盘体(1)内端,所述磁场发生器(3)安装于盘体(1)上端,且磁场发生器(3)与积液膜(2)相对应,所述助渗球均匀放置于积液膜(2)上侧,所述渗透盘的使用方法如下:
S31、将碱蚀液注入至积液膜(2)直至指定液位,然后均匀放入多个助渗球,并安装上压铸铝合金;
S32、启动磁场发生器(3)然后立即关闭,重复间断性的启闭磁场发生器(3),助渗球在积液膜(2)内侧上下迁移辅助碱蚀液向压铸铝合金内渗透;
S33碱蚀处理结束后更换碱蚀液为脱脂剂,重复上述操作即可,结束后回收助渗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抛丸处理采用尺寸为0.25-0.4mm的不锈钢弹丸,抛射速度为55-60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碱蚀液采用浓度为30-60g/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脱脂剂采用H2SO4 H3PO 4 加入HF、Fe、H2O2 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酸性脱脂槽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个助渗球包括轻质半球(4)和配重半球(5),所述轻质半球(4)和配重半球(5)对称连接,所述轻质半球(4)上开设有变径孔,所述变径孔内活动镶嵌有触发球(6),所述触发球(6)与配重半球(5)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杆(7),所述弹性支杆(7)上套设有多个助渗环(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球(6)的外径大于变径孔的最小孔径,小于变径孔的最大孔径,且变径孔由内向外孔径逐渐减小,所述助渗环(8)的内径大于触发球(6)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渗环(8)包括载体基环(81)、多个作用弧块(82)以及磁性弧块(83),所述作用弧块(82)和磁性弧块(83)均匀覆盖于载体基环(81)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基环(8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作用弧块(82)采用泡腾崩解剂制成,所述磁性弧块(83)采用柔性磁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件压铸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采用的阳极电解工艺为磷酸-硫酸-铬酸型,操作温度为80-90℃,电流密度为10-200A/dm2 ,电解池内的阳极电解液由400-750mL/L 的磷酸、100-400mL/L 的硫酸、10-100g/L 的铬酸按照3:2:1的比例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圳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圳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9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