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离线支付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1890.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0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富平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6/33;G06F16/35;G06Q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离线 支付 数据处理 方法 数据处理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离线支付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考虑待挖掘服务标签在离线账单数据集合所对应的目标支付环境元素下的可挖掘目标服务,然后基于预定的已订阅推送分组对各个目标支付环境元素下的可挖掘目标服务进行分组,从而考虑到不同目标支付环境元素和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差异,由此基于已订阅推送分组对应的推送服务画像对每个已订阅推送分组的知识图谱数据集合进行大数据挖掘,可以有效提高大数据挖掘的精确性,使得大数据挖掘结果更能够匹配实际的业务场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离线支付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货币运营的发展,数字货币会逐渐成为作为今后新的主力支付方式,不仅可以支持在线支付,也可以如当前的现金交易一般支持离线网络状态下的离线支付。
由于在离线支付状态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业务账单数据并不会实时同步到云服务平台中,而离线支付的场景同样也可以反映线下广泛用户的行为特征,因此仍旧需要对离线支付场景的离线账单数据集合进行大数据挖掘,以便于根据大数据级的分析结果改进后续的业务推送服务。
然而,经本申请发明人研究发现,常规的大数据挖掘设计中,未考虑到实际的支付环境元素(例如支付业务场景类型、支付用户的用户类型等),导致大数据挖掘的精确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离线支付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大数据处理系统,通过考虑待挖掘服务标签在离线账单数据集合所对应的目标支付环境元素下的可挖掘目标服务,然后基于预定的已订阅推送分组对各个目标支付环境元素下的可挖掘目标服务进行分组,从而考虑到不同目标支付环境元素和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差异,由此基于已订阅推送分组对应的推送服务画像对每个已订阅推送分组的知识图谱数据集合进行大数据挖掘,可以有效提高大数据挖掘的精确性,使得大数据挖掘结果更能够匹配实际的业务场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离线支付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云服务推送平台,所述云服务推送平台与多个数字金融服务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从每个数字金融服务终端中获取每个数字金融服务终端在区块链离线支付环境下生成的离线账单数据集合以及所述离线账单数据集合所对应的目标支付环境元素;
获取待挖掘服务标签在所述目标支付环境元素下的可挖掘目标服务,并按照预定的已订阅推送分组对各个目标支付环境元素下的可挖掘目标服务进行分组,分别生成每个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可挖掘目标服务集合;
针对每个已订阅推送分组,获取该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可挖掘目标服务集合中每个可挖掘目标服务匹配于所述离线账单数据集合的知识图谱数据,并基于已订阅推送分组对应的推送服务画像对每个已订阅推送分组的知识图谱数据集合进行大数据挖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该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可挖掘目标服务集合中每个可挖掘目标服务匹配于所述离线账单数据集合的知识图谱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该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可挖掘目标服务集合中每个可挖掘目标服务相关的匹配关键词向量;
根据所述每个可挖掘目标服务相关的匹配关键词向量从所述离线账单数据集合中匹配对应的账单板块内容;
根据所述每个可挖掘目标服务相关的匹配关键词向量匹配的账单板块内容中每个业务记录板块对应的知识图谱内容,确定该已订阅推送分组的可挖掘目标服务集合中每个可挖掘目标服务匹配于所述离线账单数据集合的知识图谱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大数据挖掘过程中判断是否存在用于表示可挖掘目标服务存在扩展加载业务的扩展加载业务信息,并在检测到所述扩展加载业务信息时,提取大数据挖掘的所述扩展加载业务信息对应的第一可挖掘目标服务的第一知识图谱以及与所述第一可挖掘目标服务存在扩展加载业务关系的至少一个第二可挖掘目标服务的第二知识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富平,未经张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