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92441.9 申请日: 2021-01-24
公开(公告)号: CN112843254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宋玉君;李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8/00 分类号: A61K48/00;A61K41/00;A61K47/60;A61K9/51;A61K31/7088;A61K38/46;A61K47/32;A61P35/00;B82Y5/00
代理公司: 江苏德善律师事务所 32488 代理人: 何红梅
地址: 21009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响应 基因 编辑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与含目标基因的细胞进行混合,对羧基偶氮苯在肿瘤乏氧微环境中发生特异性还原,导致偶氮键断裂,在乏氧条件下,实现共价连接在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上的Cas9/sgRNA精确可控释放,并基于CRISPR-Cas9系统实现了有效的基因编辑,在红外光照射下实现对肿瘤部位治疗,所述目标基因的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目标基因包括EGFP基因和HSP90α基因,细胞为A549肺癌细胞,小鼠为BALB/c裸鼠,在肿瘤乏氧微环境中,N-N双键被破坏,Cas9/sgRNA复合物可控释放,用于在肿瘤部位特异性地敲除Hsp90α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中,采用的红外光波长为808nm,光照时长为2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由Cas9/sgRNA和经对羧基偶氮苯p-AZO修饰的AuNRs组成,并在静电吸附的作用下,在最外层包裹上带正电的聚乙烯亚胺PEI,制得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通过巯基键将SH-PEG-NH2连接到金纳米棒上,然后将AuNPs-SH-PEG-NH2共价连接到对羧基偶氮苯上,接着将Cas9/sgRNA复合物共价连接至对羧基偶氮苯p-AZO的另一端,以形成APAC,为了促进细胞对纳米载体的吸收,APAC被带正电的聚乙烯亚胺PEI包裹起来形成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在Tris-HCl缓冲液中,Tris-HCl缓冲液的pH为7.4,以1:3的Cas9:sgRNA质量比将Cas9蛋白与sgRNA孵育10分钟,以形成Cas9/sgRNA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CTAB介导的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AuNR5×10-9nmol,0.0040g巯基-聚乙二醇-氨基SH-PEG-NH2与AuNR溶液在37℃下反应12小时,获得SH-PEG-NH2-AuNR;用0.0384g N-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和0.0058g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活化0.0036g对羧基偶氮苯的羧基半小时,然后将对羧基偶氮苯溶液加入前一步骤得到的产物中,在37℃下孵育过夜,形成APA;在室温下,在Tris-HCl缓冲液中,将2.5μg Cas9蛋白与7.5μgsgRNA孵育10分钟,以形成Cas9/sgRNA复合物,将活化的APA与Cas9/sgRNA复合物混合,并在4℃的冰箱中保存过夜,将PEI溶液以与加入sgRNA质量比为5:1的比例转移至上述产物中,并在摇动3分钟,制得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氧响应的基因编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s9蛋白与sgRNA的质量比为1:3,所述的Tris-HCl缓冲液的pH为7.4;所述的聚乙烯亚胺PEI与加入sgRNA质量比为3:1;所述的聚乙烯亚胺的分子量为10000。

9.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乏氧响应性纳米复合材料APACP在治疗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细胞为A549,当把该复合体递送进细胞或者小鼠,实现Cas9对HSP90α基因的精准递送和敲除,同时通过AuNRs将近红外光转化为细胞内的热能,以实现对HSP90α基因敲除的靶向肿瘤细胞的低温热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4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