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可调整的新型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0222.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代;纪凡;谢静;顾锐;詹家悦;朱宏伟;舒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F5/042;G01L1/24;G01K11/320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可调整 新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可调整的新型颈托,包括下颌托、后脑托、前颈肩托和后颈头托中的一个或几个,后脑托相对固定在后颈头托上,后脑托为一空腔气囊,并且该空腔气囊在其贴近用户后颈的前气囊层上设有至少一个气柱和至少一根光纤,其中,光纤是通过重复其先沿一气柱的长度方向延伸后再旋绕回到另一气柱的方式以盘旋形结构铺设在前气囊层上,以使得布置在其光纤上的光纤传感器至少能够对应采集到用户后颈部不同位置上的受压相关数据,用户至少可以通过调控空腔气囊来调整该受压相关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颈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可调整的新型颈托。
背景技术
颈椎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采用颈托进行颈椎牵引治疗,颈椎牵引治疗属于是一种可控制的轴性牵引方法,因其治疗效果好,是一种医学界都比较认可的手段。国内学者研究表明:颈椎牵引技术是利用机械手段完成颈椎的牵拉,实现关节面的分离,使得周围软组织得到明显的牵伸,导致其长度相对变化;同时,颈椎牵引技术的使用能改变骨性结构之间的角度,有助于提高或增加椎间孔面积,尽可能减少神经根压迫,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颈托的常规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3239316B的专利文献所提出的颈托,其包括前颈肩托、后颈头托、下颌托、后脑托、颈肩托连接件、下颌托调节件以及后脑托调节件,所述的前颈肩托、后颈头托对抱形成与颈部相仿的柱形,其中前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胸部、肩部前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后颈头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背部、肩部后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下颌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下颌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下颌轮廓相仿;后脑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头托的内轮廓相仿,后脑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后脑轮廓相仿;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设置于前颈肩托、后颈头托的两侧壁。
此类常规颈托的佩戴全凭患者的感觉,易导致颈椎牵引力度不当,对此相关研究提出了在颈托上增设压力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如公开号为CN109545396A公开的一种颈托的监测方法,服务器与用户终端网络连接,医生终端与服务器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压力传感器采集颈托本体的压力信号,然后把压力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把压力数据通过通信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显示压力数据,用户终端将压力数据与最佳压力范围进行对比,生成对比结果;用户终端发送压力数据和对比结果到服务器,服务器储存压力数据和对比结果;医生终端或用户终端发送查看智能颈托的数据的信号到服务器,服务器将压力数据和对比结果发送到医生终端或用户终端,医生终端或用户终端显示压力数据和对比结果。
然而目前常采用的压电式压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颈托表面或嵌入到颈托内部,压电式传感器有非常高的直流输出阻抗,并可以模拟成一个成比例的电源和滤波网络。输出电压是直接与其作用力、压力或者拉力成比例的。由于压电式传感器材料的作用,输出电压范围相对于拉力/压力会变化。压电式传感器由压电换能器陶瓷或单晶材料组成,这些材料比较坚硬,将影响用户佩戴颈托时的使用感受。且此类材料随时间的推移灵敏度会下降,温度升高时灵敏度下降更快,导致测量数据存在无法避免的偏差,造成产品缺陷。压电式传感器对很多物理因素也很敏感,且当它震动时会输出一个错误的信号。压电式传感器的另一个主要缺点是不能应用于真正的静态测量。静力将导致压电式材料上有固定数量的电荷,这就意味着一旦压力或重量达到稳定状态,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就会消失。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常规颈托的佩戴全凭患者的感觉,所存在的易导致颈椎牵引力度不当的问题,相关研究提出了在颈托上增设压力传感器的解决方案,然而此类方案所常采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不仅会影响用户佩戴颈托时的使用感受,还存在此类材料随时间的推移灵敏度会下降,温度升高时灵敏度下降更快,导致测量数据存在无法避免的偏差,造成产品缺陷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0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