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损伤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3240.4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廖瑜琳;孙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诺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4 | 分类号: | B24B5/44;B24B29/04;B24B5/36;B24B41/06;B24B47/12;B24B45/00;B05D7/14;B05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储德江 |
地址: | 3158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汽车 轮毂 表面 损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初步打磨:通过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损伤修复打磨装置对待修复轮毂的整个外表面进行打磨,用于去除轮毂表面划痕或擦伤的毛刺,同时去除轮毂外表面的污垢;
S2、清洗吹干:对初步打磨完成的轮毂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成后进行吹干;
S3、损伤填平:在完成清洗吹干后,利用合金腻子将轮毂的划痕或擦伤的损伤部位进行填平;
S4、二次打磨:在填平完成后,将轮毂表面填充部位多余的不平整部分进行打磨;
S5、喷漆烤干:对完成修复后的轮毂的表面依次喷涂底漆和面漆,并在喷漆完成后进行烤干;
S6、表面抛光:对完成喷漆后的轮毂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采用上述步骤S1-S6的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损伤修复方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的表面进行损伤修复的过程中还具体涉及到一种上述的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损伤修复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打磨旋转机构(2)、夹紧放置台(3)和压紧打磨机构(4);其中:
所述打磨旋转机构(2)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夹紧放置台(3)位于所述工作台(1)台面上方,所述夹紧放置台(3)设置在所述打磨旋转机构(2)上由其驱动做整体旋转;
所述压紧打磨机构(4)包括龙门支撑架(41)、压紧气缸(42)、行程板(43)、导柱(44)、硅胶块(45)和砂纸包夹组件(46);所述龙门支撑架(41)跨过所述夹紧放置台(3)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压紧气缸(42)竖直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支撑架(41)的顶端,所述行程板(43)位于所述龙门支撑架(41)的下方且与所述压紧气缸(4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行程板(43)的顶端竖直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导柱(44),两个所述导柱(44)分布在所述压紧气缸(42)的两侧且与所述龙门支撑架(41)竖直滑动配合,所述硅胶块(45)为立方体状,所述硅胶块(45)位于所述夹紧放置台(3)的正上方且与所述行程板(43)的底端面连接,所述硅胶块(45)内靠近与所述行程板(43)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气室(451),所述行程板(43)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气室(451)连通的气口(431),所述硅胶块(45)的底端面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所述气室(451)竖直连通的气道孔(452),在所述硅胶块(45)的两个相对侧壁的侧方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砂纸包夹组件(46),所述砂纸抱夹组件连接在所述行程板(43)的底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表面损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旋转机构(2)包括电机架(21)、驱动电机(22)、旋转支承(23)和旋转筒(24),所述电机架(21)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且位于台面下方,所述驱动电机(22)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架(21)上,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21),所述旋转支承(23)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台面上,所述旋转筒(24)旋转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承(23)上且从所述工作台(1)的台面上下贯穿设置,所述旋转筒(24)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221)啮合的齿圈(241),所述夹紧放置台(3)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筒(24)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诺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诺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32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