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6746.0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盛军;赵存朝;王娅;刘佳;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3/34 | 分类号: | A23G3/34;A23G3/42;A23G3/44;A23G3/48;F26B3/30;F26B5/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叶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2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滇中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蛋白 能量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制备方法,最佳工艺为:去皮核桃仁→烘干(24h)→磨粉(核桃、大豆蛋白粉、花生蛋白粉=2:1:1)→复配低聚果糖(低聚果糖、白砂糖、麦芽糖浆=2:1:1)→加入辣木叶粉→搅拌均匀→倒入模具→焙烤(100℃/10min)→夹心冷却(4℃‑10min)→寒天粉、巧克力充分融化→敷外皮→包衣二次冷却(4℃‑12min)→成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工艺配方,经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后,制作出的能量棒风味迷人,口感独特新颖,且咀嚼性和组织状态均良好无异常,为能量棒类型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同时为运动营养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及饮食结构调整,为我国健康食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能量棒作为一种新兴的膳食营养食品,具有方便携带、营养全面、能快速补充能量等优势,能量棒是补充能量的棒状食品,也叫能量运动营养食品,传统的能量棒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组成,既可以快速为人体提供所需能量、减缓疲劳、提高运动耐力,又有着便携和食用简洁的优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运动营养食品的种类和质量需求增加,使市场扩大,种类和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运动营养食品发展较晚且不够全面,目前还处在初步阶段,运动营养食品种类少,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国外,而且传统的能量棒虽能起到补充能量的作用,但其中成分大多以各种乳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组成,微量元素含量少,生物活性蛋白缺乏,摄入过多会在体内堆积脂肪,引起肥胖并发症,且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对于既能有饱腹作用,又可以通过丰富的营养成分满足机体所需并保持人体健康的能量棒比较少见,而具有药用成分,可以保护心、肝,降血糖,抗癌等作用且便携的能量棒更是少之又少,而对于这些问题,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核桃作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追捧,果仁香脆可口,香气四溢且营养丰富,具有保健、药用的功效,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具有提神、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的功效,核桃还含有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能有效排除杂质、提高身体机能,食用核桃能有效预防冠心病、降低心脏病发病几率。
辣木原产地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素,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一应俱全,并且还含有一种抗菌成分,它除了是一种营养均衡的功能食品材料外,还是一种只需少量食用,就能维持足够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食材,辣木叶采集方便,加工简单,且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兼具,具备保护心、肝,降血糖,抗癌等作用,辣木叶中的蛋白质是牛奶的4倍,而VA、VB2和VC含量就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0-5岁儿童和哺乳期妇女的每日摄入标椎,但目前市面上无法结合辣木和核桃仁进行能量棒的制备,制备方法上受限,导致营养价值不高的同时商品价值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的制备方法,能量棒制备所需要的材料为:
能量棒的制备原料为:巧克力、白砂糖、辣木叶粉、核桃、低聚果糖、大豆蛋白粉、花生蛋白粉、寒天粉、麦芽糊精、燕麦、β-葡萄糖和坚果仁;
制备设备为:Wt-20002电子天平、干燥箱、JM-L100小钢磨、WB-2000水浴锅、电烤箱、K35FK602苏泊尔、SZM-50型食品搅拌机、烧杯和模具。
辣木核桃蛋白能量棒加工研究方法为:
(1)工艺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子活化法在油田测井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力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