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型红糖姜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9548.X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盛军;赵存朝;王娅;刘佳;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昆明叶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2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滇中新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红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型红糖姜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养生茶领域。包括以下物质,按重量份计为:生姜粉60‑80份、红枣粉20‑30份、发酵微生物1‑5份、红糖50‑100份。其中发酵微生物由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组成。制备方法采用中短波红外‑真空冷冻联合干燥,结合超微粉碎和变温发酵,能够提高生姜和红枣中的有效物质溶出,促进生姜中的姜辣素分解成姜酮、姜烯酮等有效物质,并利于人体吸收,还可改善口感,使姜茶顺口,姜茶中氨基酸的含量也提升,具有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补气盈血、健脾养胃、缓中止痛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生茶,具体涉及一种发酵型红糖姜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是我国常用的药材,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我国生姜资源十分丰富,它的药食兼备、营养保健性及多种功效,使其制品成为人们喜爱与青睐的保健食品,尤其是食用方便的姜汁保健饮品正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尤其是姜茶。
现有大部分的姜茶是直接粉碎干燥后与红糖混合得到。也有将姜茶进行发酵得到发酵姜茶,但均是通过常规的酵母菌,乳酸菌等进行发酵,如公开号CN105901217A公开的一种红枣姜茶及其制备方法,其采用生姜、红枣,加入酒曲,酶混合酶解发酵得到。公开号CN107495352A公开的一种生姜酵素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酵母菌进行发酵。公开号CN104472763 A公开的一种人参生姜红茶,通过乳酸菌进行发酵。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发酵能够使姜茶中含有较高的酵素,提高姜茶的利用率。现有其主要通过生姜、红枣等原料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自然干燥,或热风干燥,或烘干,或真空干燥,或阴干或冷冻干燥。原料内部的活性低,发酵得到的发酵物含量交底,不利人体吸收,浪费材料。且发酵时间长,大大降低了酵素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产物生姜和大枣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生姜利用率,舒适辣感,口感好,补气盈血、健脾养胃的发酵型红糖姜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型红糖姜茶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发酵型红糖姜茶,包括以下物质,按重量份计为:生姜粉60-80份、红枣粉20-30份、发酵微生物1-5份、红糖50-100份。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微生物由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混合组成;其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植物乳杆菌50%-60%、干酪乳杆菌30%-40%、嗜酸乳杆菌5%-10%、发酵乳杆菌5%-10%。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微生物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植物乳杆菌55%、干酪乳杆菌35%、嗜酸乳杆菌5%、发酵乳杆菌5%。
一种发酵型红糖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获后的生姜和红枣,采用中短波红外进行第一次干燥;再利用真空冷冻进行第二次干燥;
(2)将干燥后的生姜和红枣采用粉碎机进行超微粉碎,超微粉碎转速为145r/min;备用;
(3)将粉碎后的生姜粉、红枣粉与发酵微生物、红糖混合后得到固体混合物,将固体混合物加入至发酵罐中,并加入水充分混合后进行变温发酵,灭酶杀菌,真空干燥得到姜茶粉末,即为发酵型红糖姜茶。
进一步的,步骤(1)中第一次干燥采用热泵变温干燥,其中在80℃下干燥30分钟,再在70℃的温度下干燥3小时。
进一步的,步骤(1)中第二次干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不高于-20℃的条件下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95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头机构及风扇
- 下一篇:复合钢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