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冻煮龙虾仁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0493.4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贾如银;贾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金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40 | 分类号: | A23L17/40;A23L5/1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22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虾 加工 方法 | ||
一种冻煮龙虾仁的加工方法,通过原料选择、清洗、龙虾蒸煮处理、去头、剥壳、抽肠线、筛选、称重包装,对龙虾进行处理得到龙虾仁,蒸煮过程中将活体龙虾投入至连续式蒸煮机中,采用连续式蒸煮的方式,蒸煮过程采用慢热的方式,避免龙虾突然遇热而肉质紧绷,蒸煮完成后的龙虾预先使用常温自来水进行冷却,再使用冷水进行冷却,由于肉质与壳体的冷热膨胀度不同,进而使得肉质与壳体分离,进而有利于后继的剥壳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龙虾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煮龙虾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
龙虾肉质较多的位置是龙虾尾部的龙虾仁,龙虾仁在生产过程中,蒸煮后的龙虾仁在蒸煮冷却后,龙虾仁与虾尾壳部分粘连,不能完整的剥离龙虾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克服的是龙虾仁肉质在剥离时容易粘结壳体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冻煮龙虾仁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冻煮龙虾仁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骤如下:
(1)、原料选择:取新鲜鲜活小龙虾,剔除其中的小虾与畸形虾,选取的整虾规格在20g/只以上;
(2)、清洗:使用清水对挑选后的龙虾进行预清洗,将预清洗后的龙虾置于浸泡池中浸泡15-20min,浸泡池加入有浸泡液,浸泡温度20-30℃之间,浸泡完成后,将龙虾去取出再次使用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将龙虾输送至气泡清洗机中进行清洗;
(3)、龙虾蒸煮处理:将预清洗完成后的龙虾投入至连续式蒸煮机中,蒸煮完成后的龙虾先使用常温自来水进行冷却,待虾体中心温度下降至40℃以下时,使用3-8℃的冰水对虾体再次进行冷却,使得虾体中心温度下降至10℃以下;
(4)、去头、剥壳、抽肠线:加工环境温度在15℃以下,加工时先去虾头,再将虾壳的第一到第二节的甲壳剥离,然后一只手夹住虾颈肉,另一只手夹住虾尾,轻轻活动使得虾肉与虾壳分离,使用刀片在虾肉背部划出长度为1cm的划口,使用镊子由划口处将肠腺抽出,得到龙虾仁;
(5)、筛选、称重包装:对龙虾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对龙虾仁大小进行分级去水,按规定的净重称取龙虾仁,装入至包装袋中,然后再对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封口,封口完成后进行冷藏存储,存储温度在-25℃至-2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液为水、食盐、白醋三者的混合溶液,每升水中加入100g食盐与20ml白醋。
进一步的,所述连续式蒸煮机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内部分别安装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辊上安装有送料输送网带,所述送料输送网带两侧分别固定有传动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金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金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4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