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1683.8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马力;吴兆龙;陈龙宇;白凡;沈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3/00 | 分类号: | B07C3/00;B07C3/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李天丽 |
地址: | 435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分拣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包含控制中心、分拣模块和信息数据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转动连接有运输箱,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运输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本发明,通过在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推动块,能够在运输箱对自身内部快递进行倾倒的时候,通过挤压杆带动推动块对运输箱内部的货物进行推动,从而进一步促进货物倒出至分拣口的内部,解决了传统运输箱内货物难以倾倒出来的现象,能够有效的避免货物卡在运输箱的内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智能机器人对货物分拣的分拣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地堆放的作业,分拣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分拣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分拣在快递行业以及垃圾分类处理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在快递行业进行分拣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分拣操作,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快递分拣的时候,能够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但是,在智能机器人进行分拣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智能机器人运输过程中用来放置货物的运输箱,存在一定的深度,导致智能机器人卸载货物的时候,货物难以从运输箱中倾倒出来的弊端,同时,在智能机器人进行货物分拣的时候,由于智能机器人的系统无法对货物的重量以及高度进行判断,导致智能机器人所承载的重量大于本身能够承载的重量,从而降低智能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了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货物难以从智能机器人运输箱内倾倒出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包含控制中心、分拣模块和信息数据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转动连接有运输箱,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运输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弹性片,两个所述弹性片与运输箱滑动连接,所述运输箱上安装有两个气囊,所述气囊上贯通连接有多个囊层,所述囊层贯穿运输箱的内侧壁,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上通过固定块滑动连接有两个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内部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在限位腔的内部滑动,所述挤压杆上滑动连接有触动杆,所述触动杆靠近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腔的内部并与螺纹杆啮合。
优选地,所述运输箱的底部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挤压杆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滑动,两个所述挤压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固定安装有监控探头,所述挤压杆上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固定套接有橡胶块。
优选地,所述弹性片滑动的过程中与相对应的气囊接触,所述推动块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位于运输箱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呈半圆形设计,所述触动杆的端部呈弧形设计。
优选地,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分拣模块和信息数据库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包含视频监测模块、分拣识别模块、智能分拣模块、机器检测模块和故障分析模块,所述控制中心分别与视频监测模块、分拣识别模块、智能分拣模块、机器检测模块和故障分析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视频监测模块与分拣识别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分拣识别模块与智能分拣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智能分拣模块与机器检测模块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机器检测模块与故障分析模块之间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理工学院,未经湖北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1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