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筛查显色平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2238.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章晓庆;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Q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宋秀兰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霉 抗生素 杆菌 细菌 显色 平板 | ||
本发明属于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筛查显色平板。所述显色平板包含特异性显色底物和选择性培养基;其中,所述选择性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酵母提取物、水杨苷、阿拉伯胶、柠檬酸钠、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E。该显色平板可用于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快速筛查,且准确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筛查显色平板。
背景技术
肠杆菌科细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等,常存在于人体的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感染。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是临床常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因其具有抗菌谱广泛、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曾被认为是对抗ESBLs酶、AmpC酶稳定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是,随着临床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增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也不断增加。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及迅速传播,导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几乎突破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尤其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大肠菌群被发现可携带耐药基因blaNDM-1,有报道指出blaNDM-1基因常与其他β-内酰胺酶基因共存于细菌可转移的基因元件上,使多重耐药性广泛传播,导致携带该类基因的细菌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
用于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很多,主要依靠常规的细菌学培养方法、免疫学方法、核酸探针技术等。细菌学培养方法需经富集培养、选择性分离、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过程,一般需4到7天,操作繁琐、费时耗力并且敏感性低、特异性差,且无法检测受损菌及死菌;免疫学方法易污染,且交叉反应比较严重、假阳性多、灵敏度偏低;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的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但探针检测技术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灵敏度不够高;检测一种菌就需制备一种探针。纸片法也是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常用的方法;但是容易受到待检产品本身性质的影响,造成准确率降低。
因此,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显色平板,用于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快速筛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的筛查显色平板,可用于临床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快速筛查。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筛查显色平板,包含特异性显色底物和选择性培养基;其中,所述选择性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酵母提取物、水杨苷、阿拉伯胶、柠檬酸钠、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E。
优选地,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选择性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酵母提取物5-10份、水杨苷0.1-2份、阿拉伯胶0.5-2份、柠檬酸钠1-5份、叶酸0.01-0.05份、维生素B1 0.01-0.05份、维生素E 0.01-0.05份。
优选地,所述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酵母乳液,恒温自溶,酶解;制得酶解液;
(2)取酶解液的上清液,减压浓缩,制得酵母提取液。
优选地,所述酵母乳液的有效含量为5-10%;
优选地,所述恒温自溶的温度为40-60℃;优选为45℃;
优选地,所述酶解用酶为β-木糖苷酶、木瓜酶和葡聚糖酶;
优选地,所述β-木糖苷酶、木瓜酶和葡聚糖酶的质量比为1:2-3: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夸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2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