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3183.8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窦全丽;周远平;唐小迪;杨秋婷;张润;张仁波;王双双;钱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24/28;A01G24/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钟志芸 |
地址: | 563006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民族 药石 吊兰 培养 植株 再生 方法 | ||
1.一种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包括:
第一步,采用石吊兰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高压灭菌锅内高温灭菌,制成MS固体培养基;
第二步,选取经过灭菌处理且无病虫害、无褐变的较成熟叶片,切成小块,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第三步,取初代诱导中长势较好的丛芽连同基部外植体切下接种于不定芽增殖培养基,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6-BA+0.5mg/LNAA,pH5.8~6.0,培养40d;
第四步,将生长状态较一致的增殖不定芽分株接种于生根培养基进行诱导生根;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6-BA+1.5mg/LNAA,pH5.8~6.0;
第五步,组培苗生根后,将培养瓶瓶盖打开,炼苗后进行移栽,从培养瓶内小心取出幼苗,洗净根部培养基,移栽至装有灭过菌的混合基质的育苗盘中,初次用MS培养基溶液浇透,放于培养室内培养;
所述第一步采用石吊兰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6-BA+0.5mg/LNAA,添加3%蔗糖和0.6~0.7%琼脂粉,pH5.8~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高压灭菌锅内121℃高温灭菌20min,制成MS固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4±1℃,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500lx。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选取经过灭菌处理且无病虫害的较成熟叶片,切成1cm×1cm的小块,分别接种于第一步采用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步将生长状态较一致、高2~4cm的增殖不定芽分株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为MS+0.1mg/L6-BA+1.5mg/LNAA,添加3%蔗糖和0.6~0.7%琼脂粉,pH5.8~6.0进行诱导生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组培苗生根后,将培养瓶瓶盖打开,炼苗3d后进行移栽,从培养瓶内小心取出幼苗,洗净根部培养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的混合基质为泥炭土:蛭石:珍珠岩=3V:1V:1V,灭菌冷却,组培苗移栽后初次用2%的MS培养基溶液浇透,保持土壤湿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初次用2%的MS培养基溶液浇透,放于培养室内培养。
8.一种民族药石吊兰叶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民族药石吊兰叶的栽培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民族药石吊兰叶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师范学院,未经遵义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31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的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窗口紫外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