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047.4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瑶瑶;邓结飞;唐红艳;汪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4;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血清 中高 密度 脂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包括样品制备、染色、制备电泳介质和电泳四个步骤,其中样品制备包括准备血清,通过加入磷钨酸溶液静置后进行离心,吸出上清液放入新的离心管中。本发明通过对血清进行沉淀,能够将血清中的乳糜微粒、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进行沉淀,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只含有HDL一种脂蛋白,从而方便对血清中的HDL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精准性并且提高检测的效率,电泳介质制备简单,不需要特殊的灌胶装置,且检测所需的电泳时间较短,保证了检测精准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为血清蛋白之一,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及其所携带的调节因子组成的复合脂蛋白,能够转运组织中的胆固醇,将其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动脉造影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俗称“血管清道夫”,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冠心病的一类保护因子,具有抵制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抵制作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含有α-HDL(HDL2b、HDL2a、HDL3a、HDL3b及HDL3c)及preβ-HDL(preβ1-,preβ2-及preβ3-HDL)等亚类。但对于亚类HDL2和HDL3的相对重要性问题在临床上一直存在分歧,国际上仍未得到统一认识,重要原因是缺乏简易、准确的HDL亚类分析方法。
陈允钦等[改良凝胶电泳检测血清前β1高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和应用]采用非线性梯度凝胶电泳可以精准分离和定量分析血清preβ1-HDL。所用的非线性梯度凝胶是由三段浓度依次为3.0%、3.6%和7.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共同组成,采用0.5-1.0%(w/v)的苏丹黑B染色液进行染色,溶剂为异丙醇和乙二醇(体积比4:1)的混合液。吴新伟等[吴新伟,etal.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免疫印迹检测法.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99,7(3):253-255]采用琼脂糖及梯度聚丙烯酰胺双向电泳,免疫印迹试验和斑点扫描分析建立了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亚类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用pH8.4,0.09mol/LTris-硼酸缓冲液分别配制2%及30%丙烯酰胺液,通过梯度混合器制备2%~30%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将琼脂糖电泳胶条插入梯度凝胶板的上部,用0.7%琼脂糖封口后,在20V/cm下再沿第一向电泳垂直方向进行第二向电泳24h。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方法,通过沉淀血清中乳糜微粒、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离心后上清液中只含有HDL一种脂蛋白,然后采用圆盘电泳分离高密度脂各亚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样品制备:准备40-60uL血清,通过加入8-12uL磷钨酸溶液静置8-12min后进行离心,离心时间为8-12min,转速为2500rpm,吸出上清液放入新的离心管中;
步骤2,染色:在步骤1放置上清液的离心管中依次加入20-30uL 0.1%(w/v)苏丹黑B染色液和10-20uL40%蔗糖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检测样品;
步骤3,制备电泳介质:所述电泳介质采用管状凝胶体系,上层采用浓缩胶,下层采用均匀浓度的分离胶;
步骤4,电泳:将电泳介质放入盘状电泳仪,加入电泳缓冲液,之后缓慢加入35-45uL步骤2得到的检测样品,先以2mA的电流进行电泳0.5-1h,待检测样品已跑出浓缩胶后,将电流调至8mA进行电泳0.5-1h,最下方指示带距玻璃管底端1cm处,电泳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使用的浓缩胶包括体积比为1:2:1:4的溶液A、溶液B、溶液C和溶液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佳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