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1887.X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瑞;刘泰标;梁兴唐;杨焕;韦丽;郑韵英;钟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12 | 分类号: | C12P13/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咕咕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苗计伟 |
地址: | 53542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法 提取 牡蛎 中硒代 蛋氨酸 | ||
本发明属于牡蛎中硒代蛋氨酸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牡蛎冻干粉样品;(2)制备硒代蛋氨酸提取液:称取牡蛎冻干粉样品,与酶解液混合进行酶解,并震荡,然后在温度105℃下保温1h得到提取液;(3)将提取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加过饱和的硫氨酸,放在4℃冰箱里静置过夜;再对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4)将沉淀转移到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对透析后的透析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可得到含硒蛋白粉;用高效液相原子荧光法测硒代蛋氨酸的含量。本发明的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可以有效提取出牡蛎中的硒代蛋氨酸,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牡蛎中硒代蛋氨酸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
背景技术
牡蛎属双壳贝类,牡蛎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糖原、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牡蛎是一种高蛋白质的生物而且蛋白质种类非常的多,营养含量高于一般的水产物,因此有“海中牛奶”和“海之玄米”的美誉。不仅牡蛎肉受到人们的喜欢,牡蛎壳也可以对人们有很大的用处,可以当作一味药材使用,牡蛎壳含有的钙离子是有着明显的补钙作用。牡蛎是我国首批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之一,它具有平肝固涩、降血压、潜阳敛阴的作用。牡蛎其中含有多种的蛋白质成分,对于人们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高营养的牡蛎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保健作用。我国牡蛎资源丰富,人工养殖量大,大多数作为水产食品食用,利用价值与经济效益不高。因此,将牡蛎中的高营养成分提取出来,开发更有价值的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牡蛎肉中含有丰富的硒等微量元素,牡蛎中的硒是以无毒的有机硒的形式存在。硒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涉及的生理功能范围也比较广泛。硒在人体发挥功能的形式主要是硒蛋白。人们对于硒蛋白的不断的探索,逐渐硒蛋白的作用功能被人们了解,现在已经发现了近25种硒蛋白在人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作用非常之大。硒蛋白能够增强人们的免疫系统,防止病毒进入人体中,同时也提高了细胞抗体的合成,提高了杀菌能力。硒蛋白还参与冠心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人体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对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医治心脏病和增强组织再生能力等也起到作用。
硒对人体而言十分重要,所涉及的生理功能范围较广,而且也是人机体的必需元素,硒元素发挥生物学功能则是主要以硒蛋白为主。由于很多的地方缺乏硒元素的摄取,但依靠着普通食物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生长发育的硒含量需求,寻找适宜的硒源是人体补硒的关键问题。目前关于生物体对硒转化作用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微生物、植物及家畜,关于水生动物对硒的转化研究少见报道。因此,提取牡蛎硒蛋白中硒代蛋氨酸具有很大的意义。但目前,提取硒蛋白的方法有酶水解法、盐提法及碱溶法等,关于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的报道还没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并通过多组对照实验,以得到提取牡蛎硒蛋白中硒代蛋氨酸的最优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酶解法提取牡蛎中硒代蛋氨酸,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牡蛎冻干粉样品:清洗新鲜牡蛎,滤水、预冻并冷冻干燥,粉碎即得牡蛎冻干粉,冷藏保存备用;
(2)制备硒代蛋氨酸提取液:称取牡蛎冻干粉样品,与酶解液混合进行酶解,并震荡,然后在温度105℃下保温1h得到提取液;
(3)将提取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加过饱和的硫氨酸,放在4℃冰箱里静置过夜;再对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
(4)将步骤(3)得到的沉淀转移到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对透析后的透析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可得到含硒蛋白粉;用高效液相原子荧光法测硒代蛋氨酸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1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载人翼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