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PVC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2757.8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才;莫妍;王炳;唐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C08L27/06;C08L8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马晓敏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聚物型 接枝 多功能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pvc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成分:氯化聚乙烯39.5%~80%、酸或酸酯类共聚物的离聚物19.5~60%、光敏化剂0.5%~1%;所述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的接枝率为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聚乙烯为经氯化的HDPE,其中氯含量为25wt%~35wt%;每100重量份所述氯化聚乙烯中均匀混合有1wt%~5wt%的硬脂酸钙或碳酸钙;
所述氯化聚乙烯制备方法为:搅拌下,在400~800重量份水中加入65~75重量份HDPE、0.05~0.1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0.05~0.3重量份分散剂,升温至60℃~90℃并加入0.07~0.5重量份自由基引发剂,然后通入25~35重量份氯气并同时升温至110℃进行氯化反应2h~4h,待氯化反应结束后,经中和、水洗和干燥后,混合入硬脂酸钙或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得到所述氯化聚乙烯,所述氯化聚乙烯的断裂伸长率大于700%;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硬脂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分散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或酸酯类共聚物的离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酸或酸酯类共聚物采用良溶剂溶解,在25℃~35℃的温度、搅拌速度为100rpm~120rpm下滴入含金属阳离子的溶液进行反应36h,待反应完成后,干燥,获得酸或酸酯类共聚物的离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或酸酯类共聚物为乳液聚合法制得的BA/AA/MMA无规共聚物;所述良溶剂为丙酮与甲醇混合液,其中丙酮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3~5);所述含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碱土金属乙酸盐的甲醇溶液或者过渡金属乙酸盐的甲醇溶液;所述BA/AA/MMA无规共聚物在所述良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5%;所述BA/AA/MMA无规共聚物与所述含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中其金属阳离子的摩尔比为1:(0.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BA/AA/MMA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BA、AA、MMA按质量比为(35.5-55):(1-12):(37.5-58)混合后,加入乳化剂以及引发剂,于60℃-90℃下进行乳液聚合8h~12h,聚合反应完成后于-50℃下进行冷冻破乳,水洗至中性后,干燥制得BA/AA/MMA无规共聚物。
6.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当选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进行反应时,干燥的过程为先采用红外灯烘干,然后再于60℃~70℃下进行减压干燥;当选用二价金属乙酸盐的甲醇溶液或者过渡金属乙酸盐的甲醇溶液时,待所述反应完成后先采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沉淀反应,除去未反应的乙酸盐,分离产物,然后再于60℃~70℃下进行减压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化剂为蒽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氯化聚乙烯与所述光敏化剂加入到反应器中,氮气气氛下,加入所述酸或酸酯类共聚物的离聚物,进行辐照处理,获得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处理是电子束辐照,在60~80℃下进行电子束辐照100min~120min,电子束剂量为10~60Gy/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型接枝多功能材料作为助剂在PVC加工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27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