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3216.7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闫静;王伟科;周祖法;陆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万静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野 生红托 竹荪 菌种 分离 纯化 方法 | ||
1.一种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莫干山竹林中未开出的完好、硬实野生红托竹荪蛋,清除野生红托竹荪蛋表面的杂尘,对野生红托竹荪蛋进行清洗和消毒;
(2)将野生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蛋纵向剖开,取出中间第二层的菌裙组织,接种至灭菌后的分离培养基上,将培养基封口后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分离培养;
所述分离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20~30 g,蛋白胨2~4 g,磷酸二氢钾1~3 g,硫酸镁0.5~2 g,柠檬酸铵0.5~2 g,维生素B1 40~60 mg,含90~110 g马铃薯、40-55 g豆粕和70~100g竹林土的混合煮出液,纯净水定容至1L后,加入琼脂粉11-15g;
所述竹林土为采集到的野生红托竹荪蛋周边2~5cm范围内的地面以下5~10 cm土层的土壤,去除土壤表面覆盖的落叶;
所述分离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
(A)马铃薯去皮后,按比例将马铃薯、豆粕和竹林土加入至纯净水中,大火煮沸后,小火继续煮一段时间,至溶液中固体物质充分沉淀后,取上清液,得到混合煮出液;
(B)按比例将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柠檬酸铵,维生素B1加入到步骤(A)的混合煮出液中,再用纯净水定容至1L,纯净水定容后加入琼脂粉,充分搅拌后微波炉加热至沸腾,取出后轻轻搅拌,再重复加热2~3次,保证琼脂粉完全融化,得到分离培养基;
(C)待分离培养基冷却至60~80℃后,封口,进行高压灭菌,灭菌结束后,冷却至60~80℃,得到灭菌后的分离培养基;
(3)菌裙组织经步骤(2)分离培养一段时间后,选择菌丝生长整齐、色泽均匀的培养皿,通过无菌操作挑取菌落尖端菌丝接种到新的分离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一段时间直至培养皿发满,获得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纯菌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野生红托竹荪蛋的清洗和消毒方法为:用无菌水冲洗野生红托竹荪蛋2~4遍后,用灭菌过的滤纸吸干水分;再用75%的酒精喷洒野生红托竹荪蛋的表面,然后用75%的酒精棉球反复擦拭,进行表面消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菌裙组织为块状,大小为:(5~6)×(5~6)×(3~4)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分离培养的条件为:22-28℃下培养2~4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混合煮出液制备过程中,小火继续煮的时间为15~20 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高压灭菌的条件为:121-126℃下高压灭菌20-3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莫干山野生红托竹荪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继续培养的条件为:黑暗条件下,22-28℃下培养2~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32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