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5604.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檀俊龙;刘姗;李洁;倪鑫;霍丽蓉;陈丽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20 | 分类号: | A61F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3 | 代理人: | 王海荣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廓 假性 囊肿 加压 治疗 | ||
1.一种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系通过3D打印方法制备而成的,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包含耳后支撑板(6)、连接薄膜(7)、耳廓内侧塑型板(11)和粘结胶;
其中:所述耳后支撑板(6)呈饺子状,包含端面、上侧面和下侧面;其中端面与上侧面的结合处与耳后沟相贴合,端面整体与颞部相贴合,上侧面与耳廓背面相贴合,同时与颞部成角贴合自然角度,上侧面上下缘分别与耳轮上下边界平齐,下侧面与所述连接薄膜(7)平齐;所述耳后支撑板(6)的作用为在耳廓后方提供支撑力;所述耳后支撑板(6)为上下纵行圆孔镂空结构,其镂空圆孔的直径为2-3毫米,相邻镂空圆孔间距为0.5-0.7毫米;
所述连接薄膜(7)位于所述耳后支撑板(6)和耳廓内侧塑型板(11)之间;所述连接薄膜(7)的作用为紧密连接耳后支撑板(6)和耳廓内侧塑型板(11),使其成为一体式模具;
所述耳廓内侧塑型板(11)包含结合面和底面;其中结合面与耳廓内侧相贴合,在其上设置有耳舟窝填充部(8)、耳甲腔填充部(9)和三角窝填充部(10),底面与所述连接薄膜(7)平齐;所述耳廓内侧塑型板(11)的作用为完全贴合耳廓内侧各沟壑,维持囊肿引流后恢复的自然形态,使得耳廓内侧各部位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彻底消除死腔;所述耳廓内侧塑型板(11)为上下纵行圆孔镂空结构,其镂空圆孔的直径为1-1.5毫米,相邻镂空圆孔间距为0.2-0.3毫米;
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的外部由粘结胶完全覆盖,所述粘结胶的作用为使得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与耳廓内外侧、颞部、耳后沟牢固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其中所述连接薄膜(7)的厚度为1.5-2毫米,宽度为前后对折时与耳轮上下边界平齐或超出耳轮上下边界0-2厘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其中所述粘结胶为双面胶或喷涂胶,且当粘结胶采用喷涂胶时,在喷涂胶外侧加覆塑料薄膜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廓假性囊肿加压治疗器由医用硅橡胶或聚乙烯树脂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56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分拣小车
- 下一篇:边坡数据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