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鲜组织样本的保存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6162.X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秀;王一凡;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C12Q1/68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湖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鲜 组织 样本 保存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鲜组织样本的保存液,所述保存液由EDTA、Tris、草酸铵、柠檬酸钠、甘油以及胎牛血清组成,其中,所述EDTA的最终浓度为50~100mg/L,Tris的最终浓度为2.01~4.04g/L,草酸铵的最终浓度为120~200mg/L,柠檬酸钠的最终浓度为1.8~2.4g/L,甘油的最终浓度为300‑400g/L,胎牛血清的最终浓度为130‑180g/L,余量为DEPC水。本发明保存液是一种液态的、无毒的组织保存试剂,并且配制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特殊设备;样本无须冷藏运输,加入保存液4℃保存即可;并可有效避免RNA降解,同时维持组织活性,避免人源宿主核酸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鲜组织样本的保存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发病原微生物的出现、耐药病原微生物的增多以及免疫抑制宿主的增加,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病原学诊断是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提升中重症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检测、培养分离、生化检测、免疫学和核酸检测。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成为病原学诊断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溯源、检测、分型和耐药评估等各个方面。
mNGS过程主要包括样本处理(包含保存、运输)、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及数据比对与判读。对于这些影响检验结果的关键过程,都需要有相应的质控点,包括样本保存是否合理、运输过程保持低温状态、核酸提取质量、文库出库浓度和片段分布大小、下机总数据量、有效数据量、测序质量及数据分析可靠性等。只要不符合其中的一个质控点,都有可能无法得出准确的检测报告,找不到真正的致病菌。
目前新鲜组织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其保存方法是将样品置于生理盐水中,最好在24h内送检;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使其温度保持在4℃条件下。生理盐水保存组织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组织脱离生物体后RNA易降解,对运输和保存的要求较高。在实践中,有时候运输距离较远,时间超过了24h,用常规的生理盐水方法保存和运输样品,使得样品中的核酸酶导致其中的病原体核酸容易降解,进而影响核酸提取质量及检测结果;第二临床样本中微生物的核酸含量远低于人核酸含量,通常不足人源核酸含量的5%。因此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人源核酸去除来确保检测的敏感度。但生理盐水只能保持组织原有状态,不能长久维持其活性。宿主的细胞活率下降,会释放一定的人源核酸,进而会造成人源宿主核酸的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开发一种新鲜组织样本(用于病原体检测)保存液,使其免受RNA酶降解,并减少人源宿主核酸的污染,是优化新鲜组织样本采集这一步骤的关键,也是为后续提供高质量核酸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鲜组织样本的保存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使新鲜组织样本免受RNA酶降解,并减少人源宿主核酸的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鲜组织样本的保存液,所述保存液由EDTA、Tris、草酸铵、柠檬酸钠、甘油以及胎牛血清组成,其中,所述EDTA的最终浓度为50~100mg/L,Tris的最终浓度为2.01~4.04g/L,草酸铵的最终浓度为120~200mg/L,柠檬酸钠的最终浓度为1.8~2.4g/L,甘油的最终浓度为300-400g/L,胎牛血清的最终浓度为130-180g/L,余量为DEPC水。
进一步地,所述保存液由EDTA、Tris、草酸铵、柠檬酸钠、甘油以及胎牛血清组成,其中,所述EDTA的最终浓度为65mg/L,Tris的最终浓度为3.55g/L,草酸铵的最终浓度为160mg/L,柠檬酸钠的最终浓度为2.2g/L,甘油的最终浓度为350g/L,胎牛血清的最终浓度为175g/L,余量为DEPC水。
进一步地,所述保存液的pH值为7.0~9.0,优选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6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