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脚踝康复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7922.9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杰;蔡秋菊;邓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蚁人时代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8 | 分类号: | A63B23/08;A63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踝 康复 机器人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底座(1)、主轴杆(2)、平行板(3)、脚掌定位软槽(4)、直线运动模板(5)、运动铰链(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三角形结构,所述主轴杆(2)置于底座(1)上表面中部并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平行板(3)设于主轴杆(2)上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脚掌定位软槽(4)安装于平行板(3)上表面中部,所述直线运动模板(5)共设有三个且分别安装于底座(1)三边角处,所述直线运动模板(5)与底座(1)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所述运动铰链(6)共设有三个且分别一端与平行板(3)相连接一端与直线运动模板(5)相连接;
所述平行板(3)包括圆形框(30)、推动结构(31)、橡胶球(32)、扁圆体(33)、防滑扣圈(34),所述圆形框(30)设于平行板(3)内中部呈内切圆状,所述推动结构(31)安装与圆形框(30)内侧并相贴合,所述橡胶球(32)设有六颗且设于圆形框(30)内中部,所述扁圆体(33)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两两一组与推动结构(31)相连接,所述防滑扣圈(34)共设有三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平行板(3)下表面三角板;
所述推动结构(31)包括环形气囊(310)、固定弧管(311)、软折杆(312)、限位板(313)、弹簧(314)、推杆(315)、抓爪板(316),所述环形气囊(310)与圆形框(30)内壁相贴合,所述固定弧管(311)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环形气囊(310)内部,所述软折杆(312)共设有四根且分别一端与环形气囊(310)内侧壁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固定弧管(311),所述弹簧(314)设于固定弧管(311)内部,所述推杆(315)一端伸入固定弧管(311)内并穿过弹簧(314)通过限位板(313)与软折杆(312)相连接,所述抓爪板(316)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于推杆(315)末端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圆体(33)置于相对面抓爪板(316)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圆体(33)为实心钢材质,所述橡胶球(32)总重量小与扁圆体(33)总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310)为可伸缩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扣圈(34)内壁设有四个项圈(340)并呈均匀等距状安装,所述项圈(340)内设有四个永磁球(3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惯力倾倒平衡的脚踝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项圈(340)内侧壁中部设有直径比其较小的圆环(3401)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圆环(3401)表面嵌设有若干个钢球(3402),所述钢球(3402)为可活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脚踝康复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受伤的脚放置于平行板(3)上表面,通过脚掌定位软槽(4)对其脚掌做固定,患者通过左右上下活动脚部以此实现对受伤脚踝的康复训练,而当患者在脚部在往下滑趋势平行板(3)整体向下移动时,橡胶球(32)则集体向下移处移动,从使得与橡胶球(32)相贴合的环形气囊(310)一侧呈压瘪状;
将其内部气流集体挤压到相对面,而受到挤压一侧的环形气囊(310)推动软折杆(312)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推杆(315)向两边移动,以通过抓爪板(316)将两边的扁圆体(33)集中推动,使得环形气囊(310)内部呈一侧受到橡胶球(32)的作用呈压瘪状,另一端则集中置有扁圆体(33),因扁圆体(33)的总重量大于橡胶球(32),故而实现当使用者在做下滑时,因患者的重心力全倾向下滑处,而另一侧的扁圆体(33)其总重力较小与另一侧的重心力;
从而使得患者在操作该康复训练器时可稍做平衡状,以避免患者自己在做训练康复时,因用力过猛,从而使得该康复机器人产生较大的延长下滑惯性,以导致患者脚踝受到二次损失,而当平行板(3)在患者的操作下做运动时,防滑扣圈(34)则与其同步运动,因运动铰链(6)顶端与防滑扣圈(34)相连接,故而永磁球(341)在与运动铰链(6)相连接运动时,其相互间呈挤压状;
从而使得平行板(3)在患者的操作下,可通过与运动铰链(6)的接触时摩擦力较大而减缓其灵活性,同时通过项圈(340)内部置有的钢球(3402)在运动铰链(6)的支配下加大摩擦力度,有效的防止使用者在做康复训练时,因零件的灵活性使其无法按照自我意愿及时返回,从而导致返回时因惯力大回程较为吃力,以此确保患者在使用时不会造成惯性力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蚁人时代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蚁人时代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9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