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555.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10 | 分类号: | B63J2/10;B63J2/12;B63J2/04;A61L9/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01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船舶。该船舶包括:舱室;送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舱室相连通;中央空调系统,所述送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空调系统相连通,所述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所述送风管路向所述舱室送风;出风管路,与所述舱室相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用于将所述舱室内的空气排出,所述出风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将所述出风管路内的空气加热至超过200摄氏度,对所述出风管路的气体进行杀毒。本申请的方案可对船舶上由舱室内流出的空气进行消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通常包括中央空调系统和舱室,舱室由中央空调系统进行送风,舱室内有细菌或病毒时,舱室内空气向外流动便会将细菌或病毒带到船舶的其他地方,造成细菌或病毒在船舶上进行传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解决细菌或病毒容易从船舶的舱室内向外传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船舶,包括:
舱室;
送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舱室相连通;
中央空调系统,所述送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空调系统相连通,所述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所述送风管路向所述舱室送风;
出风管路,与所述舱室相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用于将所述舱室内的空气排出,所述出风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将所述出风管路内的空气加热至超过200摄氏度,对所述出风管路的气体进行杀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舶包括多个舱室和多条送风管路,所述多条送风管路与所述多个舱室分别对应连通;所述出风管路包括出风总管和由所述出风总管分支而成的多条出风支管,所述多条出风支管与所述多个舱室分别对应,各条所述出风支管与对应的所述舱室相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出风总管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各条所述送风管路由送风总管分支而成,所述中央空调系统与所述送风总管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风总管与所述中央空调系统相连,所述出风管路用于将从各所述舱室排出的空气作为回风送回所述中央空调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舱室包括负压舱室,所述负压舱室还设有负压管路以及抽风机,所述负压管路与所述负压舱室相连通,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负压管路上,所述负压管路用于将所述负压舱室内的空气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舶还包括内燃机系统,所述负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负压舱室相连通,所述负压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燃机系统的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能够对所述负压管路的气体进行杀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舶还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位于所述负压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抽风机的远离所述负压舱室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所述负压管路内空气进行加热至超过200摄氏度,对所述负压管路的气体进行杀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舶还包括风闸,所述风闸位于所述负压管路上;所述负压管路内的空气仅能从所述风闸的靠近所述负压舱室一侧向所述风闸的远离所述负压舱室一侧流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舶还包括第二加热器,所述负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负压舱室相连通,所述负压管路的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器位于所述负压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抽风机的远离所述负压舱室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对所述负压管路内空气进行加热至超过200摄氏度,对所述负压管路的气体进行杀毒。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包括蒸汽加热器及/或电加热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