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特异性CS1-BCMA CAR-T细胞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9564.5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8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军;梅恒;周棠怡;陈雄波;熊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思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867;C12N5/10;A61K3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肖艳;徐迅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cs1 bcma car 细胞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CS1‑BCMA CAR‑T细胞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CAR,其包含CS1scFv和BCMA scFv,以及4‑1BB共刺激域和CD3激活域。本发明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对CS1阳性靶细胞和BCMA阳性靶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能够针对靶细胞分泌IFN‑γ,并在体内实验中,显著抑制RPMI8226异种移植肿瘤的生长。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特异性CAR‑T细胞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特异性CS1-BCMA CAR-T细胞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免疫疗法正在成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T细胞或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有效武器,能够持续性地从正常细胞中搜寻外来抗原或非正常细胞(如癌细胞或被感染细胞)。用CAR(嵌合抗原受体)构建物对T细胞进行遗传修饰是设计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最常见方法。将靶向肿瘤相关抗原(TAA)的CAR-T细胞输入患者(称为过继细胞转移或ACT),代表了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与化学疗法或抗体相比,CAR-T技术的优势在于重新编程的工程化T细胞可以在患者中增殖并持续存在(“活的药物”)。
通常,CAR包括位于N端的单克隆抗体衍生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铰链区,跨膜结构域,若干个胞内共刺激结构域((i)CD28,(ii)CD137(4-1BB),CD27或其他共刺激域),以及串联的CD3-zeta激活结构域(图1)。CAR从第一代(没有共刺激域)发展到第二代(有一个共同刺激域)再到第三代CAR(有多个共刺激域)。具有多个共刺激域的CAR(即所谓的第三代CAR)可以使CAR-T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并显著改善CAR-T细胞的持续性,表现出增强的抗肿瘤活性。
目前,CAR-T疗法对于实体肿瘤的治疗还存在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理想的治疗靶点、归巢障碍、以及免疫抑制微环境导致的CAR-T细胞持久性表现不良等。因此,本领域还需要开发新的用于实体瘤的CAR-T细胞和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特异性CS1-BCMA CAR-T细胞及其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
L-scFv1-I-scFv2-H-TM-C-CD3ζ (I)
式中,
各“-”独立地为连接肽或肽键;
L为任选的信号肽序列;
I为柔性接头;
H为任选的铰链区;
TM为跨膜结构域;
C为共刺激信号分子;
CD3ζ为源于CD3ζ的胞浆信号传导序列;
scFv1和scFv2两者中一个为靶向CS1的抗原结合结构域,另一个为靶向BCMA的抗原结合结构域。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scFv1为靶向CS1的抗原结合结构域,所述scFv2为靶向BCMA的抗原结合结构域。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靶向CS1的抗原结合结构域的结构如下式A或式B所示:
VH1-VL1 (A);VL1-VH1 (B)
式中,VH1为抗CS1抗体重链可变区;VL1为抗CS1抗体轻链可变区;“-”为连接肽或肽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靶向CS1的抗原结合结构域的结构如式A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思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思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骨折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式高精度血压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