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9768.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4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柴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庆芳 |
主分类号: | E05F15/71 | 分类号: | E05F15/71;E05F15/70;E05F1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车窗 开启 幅度 调节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风速检测机构,包括各个风速测量单元,分别设置在车辆的各个窗户的外沿出,用于分别测量各个窗户的外侧风速,其中,所述车辆的各个窗户为可打开/关闭的车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解析设备,分别与所述各个风速测量单元连接,用于去除接收到的各个窗户的外侧风速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获得剩余的多个窗户的外侧风速,并对所述剩余的多个窗户的外侧风速执行均值计算,以获得参考窗外风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氧气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车辆内部不同位置的多个氧气测量单元,用于分别测量并获得多个氧气含量,对所述多个氧气含量执行排序以获得氧气含量队列,将所述队列中的中间位置的氧气含量作为参考氧气含量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幅度调节机构,分别与所述车辆的各个窗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各个窗口以使得所述各个窗口的开启幅度一致且等于接收到的车窗开启幅度;
信号鉴别设备,与所述氧气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氧气含量小于等于预设含量阈值时,发出氧气不足信号,否则发出氧气充足信号;
鱼眼式抓拍机构,设置在车辆的顶部,与所述信号鉴别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氧气不足信号时,对车内环境执行抓拍处理,以获得车内抓拍图像;
实时插值设备,与所述鱼眼式抓拍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车内抓拍图像执行双线性插值处理,以获得插值处理图像;
内容处理设备,与所述实时插值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插值处理图像执行几何均值滤波处理,以获得滤波处理图像;
特征辨识机构,与所述内容处理设备连接,用于基于人体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滤波处理图像中的人体对象的数量,以作为车内人员数量输出;
第二解析设备,分别与所述幅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解析设备和所述特征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解析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
其中,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解析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包括:所述车窗开启幅度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呈单调正相关关系;
其中,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解析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包括:所述车窗开启幅度与所述参考窗外风速解析呈单调负相关关系;
其中,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解析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包括:当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为车辆满载人数且所述参考窗外风速超过第一预设速度阈值时,对应的车窗的开启幅度为最大开启幅度,当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为单人且所述参考窗外风速低于第二预设速度阈值时,对应的车窗的开启幅度为最小开启幅度,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建立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的二参数函数,所述二参数函数的输出为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
其中,在所述第二解析设备中,所述第一预设速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速度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建立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的二参数函数,所述二参数函数的输出为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包括:基于上述对应关系采用数值拟合模式建立基于接收到的车内人员数量和参考窗外风速的二参数函数,所述二参数函数的输出为对应的车窗开启幅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基于人体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滤波处理图像中的人体对象的数量,以作为参考车内数量输出包括:所述人体成像特征为人体面部轮廓和人体坐姿轮廓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参数车窗开启幅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鱼眼式抓拍机构还用于在接收到氧气充足信号时,停止对车内环境执行抓拍处理;
其中,对车内环境执行抓拍处理,以获得车内抓拍图像包括:采用超过120度的宽采集视野对车内环境执行抓拍处理,以获得车内抓拍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庆芳,未经柴庆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7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