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增强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的氟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0882.3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瑜;朱芳银;徐靓;陈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5377;A61K33/00;A61K9/51;A61K47/34;A61K47/26;A61K47/1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饶文君;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增强 肿瘤 动力 治疗 效果 氟化 纳米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氧的氟碳链修饰的药物和光敏剂靶向共输送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型肺癌药物中的应用。该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进行氟碳链以及靶向EGFR的适配体(Apt)修饰,形成具有携氧能力和肿瘤靶向性的纳米给药载体APF,然后共包载光敏剂血卟啉和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构建增强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的靶向纳米复合物APFHG。该纳米复合物克服光动力治疗受到肿瘤缺氧微环境的限制并提高耐药性肺癌细胞对EGFR‑TKIs的敏感性,从而提升了分子靶向治疗与光动力治疗的联合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携氧的氟碳链修饰的药物和光敏剂共输送靶向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EGFR-TKIs耐药型肺癌中的作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一种高侵袭性、分子异质性的复杂疾病,主要分为小细胞癌(SCLC, 13%的病例)和非小细胞癌(NSCLC,83%的病例)两大类。在NSCLC的患者中,有40%发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他们对EGFR-TKIs治疗的高应答率(55%-78%),以及明显更高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使EGFR-TKIs成为这些突变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目前,以Gef和Erlotinib为代表的EGFR抑制剂被用于具有EGFR激活突变的肺癌的一线治疗,它们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临床实践。但是,针对EGFR-TKIs的获得性耐药的产生极大的限制了其治疗效果,其产生机制复杂多样,目前研究认为,肺癌的耐药机制与肺癌的微环境和表观遗传相关。有数据显示,针对缺氧的治疗有逆转NSCLC耐药性的可能。
Gef作为第一代EGFR抑制剂,是一种水不溶性磷酸化合物,其口服吸收受到溶解的限制。通过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剂量以及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包括呕吐和腹泻)。
光动力治疗(PDT)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由于具有侵入性小、副作用少和治疗成本低等优势,已被研究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PDT可通过两条不同途径,生成活性氧(ROS),通过准确定位到肿瘤细胞的光敏剂(PS)损伤肿瘤细胞和肿瘤微血管,达到抑癌作用。其中,光、光敏剂和氧气是PDT的三个组成因素,其疗效受到恶性肿瘤组织环境氧含量低的限制,此外,PDT介导的耗氧量和微血管损伤进一步增加了肿瘤缺氧。Hp是第一个PS药物,其水溶性差,有暗毒性,光敏性长,导致严重的全身毒性和长期副作用。
PAMAM 是一类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树枝状聚合物材料,它具有独特的内腔结构以及可修饰表面基团,在作为靶向递药系统载体时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但是,PAMAM末端的正离子基团使得它对于正常细胞和红细胞具有较高的毒性,限制了它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一般通过氟化、乙酰化、聚乙二醇(PEG)化等进行末端修饰。另外有研究表明,氟化修饰除了能够降低PAMAM生理毒性以外,自组装氟化树枝状大分子在pH 5.4条件下的释放动力学是pH 7.4条件下的2倍,具有pH响应释放的能力。同时,氟化聚合物可以携氧,改善肿瘤缺氧环境,提高PDT治疗效果。
适配体(Aptamer,Apt)是小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30-100nt)寡核苷酸,具有高度的选择性。Apt与药物载体结合,能够选择性靶向目标细胞,增强细胞内化,影响目标肺癌细胞的增殖,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增强肿瘤光动力治疗效果的APFHG靶向纳米复合物,既克服了Gef和Hp水溶性差、副作用明显的缺陷,同时利用PAMAM表面修饰的氟碳链携带一定量的氧气改善了肿瘤微环境的低氧状态,增强PDT的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肺癌细胞对于EGFR-TKIs的耐药性,并且通过Apt和Gef的双重靶向EGFR突变肿瘤细胞,提升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了分子靶向治疗和光动力治疗的协同疗效。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