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快速识别分析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0991.5 | 申请日: | 202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安;孙键;陈科恒;雷望;林佳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心和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44;G06V10/77;G06V10/76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识别 分析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人脸图像分析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脸快速识别分析系统,包括:图像输入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人脸分析识别模块,人脸分析识别模块只对人脸面部嘴、鼻子、眼睛、眉毛处提取特征点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人脸训练图像投影到低秩特征子空间,计算类间离散度最大、类内离散度最小的特征子空间,获得人脸融合特征空间,之后将测试人脸样本投影至融合特征空间,最后利用最近邻准则实现对测试人脸样本的识别;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人脸快速识别分析设备,包括:相互之间进行通信连接且运行有人脸分析识别系统的本地服务器LSfars和人脸识别设备FREi。本发明解决了如何对人脸图像进行快速分析并识别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图像分析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脸快速识别分析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数字化、网络化,由此带来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传统的身份识别系统已经不能保护信息拥有者的权益,如何有效地利用生物特征,快速、高效、精准的提取出用户特征,快速的核实用户身份信息,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目前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成为身份识别技术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人脸识别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分析处理图像信息,从中提取生物特征点,通过与数据库中用户的信息对比,从而核实用户身份。人脸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检测及定位、图片预处理、特征点提取、分类器等部分。首先是通过硬件设备获取到人脸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人脸检测定位,接下来对图像预处理及进一步优化,进行特征点提取,把生物特征存入数据库之后,分类器可以将数据库中的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给某一个已知的特征,从而实现对已知特征的用户进行预测。
在进行人脸特征点提取时,经常容易出现小样本高维数的状况,就是说实际人脸样本中数据个数很小,但是对其特征提取时,人脸数据会有很高的维度,这些维度给后续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存入数据库中之后,当再次查询核实用户信息时,耗费时间较长,降低了效率,不能达到信息同步的实时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人脸快速识别分析设备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人脸图像进行快速分析并识别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脸快速识别分析系统,包括:图像输入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人脸分析识别模块,该图像输入模块与图像预处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图像预处理模块与人脸分析识别模块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人脸分析识别模块只对人脸面部嘴、鼻子、眼睛、眉毛处提取特征点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的人脸训练图像投影到低秩特征子空间,计算类间离散度最大、类内离散度最小的特征子空间,获得人脸融合特征空间,之后将测试人脸样本投影至融合特征空间,最后利用最近邻准则实现对测试人脸样本的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分析识别模块的分析识别方法如下:
Step1,将训练集合中的所有图像转换为列向量,计算每类图像的类内平均图像μj=(1/Nj)∑x∈Xjx和总体平均图像μ=(1/N)∑x∈Xx;
计算每幅图像相对于所属类平均图像的差值图像
计算每类图像相对于总体平均图像的差值图像
Step2,计算特征差值的协方差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心和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心和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0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咸蛋加工用快速裹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苹果浓缩果汁及其制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