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3912.6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宏;苏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 | 分类号: | H01L23/48;H01L23/498;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11780 | 代理人: | 唐华东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粘合层中设置围绕导通孔的阻挡层,以阻挡反射至粘合层上的光,以尽量避免出现导通孔的孔底扩孔现象,提高导通孔的质量,进而提高半导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一种半导体结构中,通过粘合层结合重布线层和基板,再通过导通孔联通重布线层与基板之间的电性通道。
在制作导通孔时,可以采用激光钻孔或者刻蚀成孔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在应用大于等于50微米孔径的导通孔时,一般会选用激光钻孔,但是当激光打穿重布线层和粘合层时,激光能量的控制有难度,而激光能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形状的孔,若激光能量过小,则容易造成导通孔的孔底未开孔现象,如图1B所示(图1B是现有技术中导通孔的孔底未开孔现象的示意图)。若激光能量过大,则容易造成导通孔的孔底扩孔现象,如图1A所示(图1A是现有技术中导通孔的孔底扩孔现象的示意图)。而导通孔制作的质量,会影响重布线层与基板之间的电连接性能,影响半导体结构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该半导体结构包括:基板;粘合层,设于基板上;重布线层,设于粘合层上;导通孔,贯穿粘合层和重布线层,重布线层与基板通过导通孔电性连接;阻挡层,嵌设于粘合层且围绕导通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通孔为倒圆台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通孔包括上开孔,上开孔贯穿重布线层的上表面,上开孔的孔径与导通孔的高度的长度比小于等于1.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挡层为坝体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挡层为环形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环形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环形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微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通孔具有一侧壁角,侧壁角小于等于100.2度。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基板上设置阻挡层;在基板上设置粘合层,以使阻挡层嵌设于粘合层;在粘合层上设置重布线层;形成贯穿粘合层和重布线层的导通孔,重布线层与基板通过导通孔电性连接,导通孔包括上开孔和下开孔,阻挡层用于定义下开孔的孔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通孔为倒圆台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开孔贯穿重布线层的上表面,上开孔的孔径与导通孔的高度的长度比小于等于1.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挡层为坝体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阻挡层为环形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环形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的两个环形结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0微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通孔具有一侧壁角,侧壁角小于等于100.2度。
为了解决当激光打穿重布线层和粘合层时,由于激光能量的控制有难度,而造成导通孔的孔底未开孔现象或导通孔的孔底扩孔现象,影响了重布线层与基板之间的电连接性能,进而影响了半导体结构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的半导体结构中,重布线层中的线路结构可以阻挡激光能量中的倾斜光,但实际中,仍有部分倾斜光入射至重布线层中的线路结构上,然后反射至粘合层上,造成导通孔的孔底扩孔现象。
本公开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粘合层中设置围绕导通孔的阻挡层,以阻挡反射至粘合层上的光,以尽量避免出现导通孔的孔底扩孔现象,提高导通孔的质量,进而提高半导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3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力二次设备测试控制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