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5429.1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鄢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翌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高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2 | 代理人: | 胡智勇 |
地址: | 325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 自动化 蓝藻 打捞 机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蓝藻打捞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船体,船体上固定有用来抽吸蓝藻的吸水泵,吸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有吸水管,船体的内部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设置有用来对打捞的蓝藻进行除水的除水机构,立板上还设置有用来对吸水泵打捞的蓝藻进行暂时存储的间歇式补料机构,吸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与间歇式补料机构相连通,除水机构与间歇式补料机构传动连接,立板上设置有用来进一步对蓝藻除水的激振机构,间歇式补料机构与激振机构传动连接。该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提高对蓝藻的除水效率,从而提高船体对蓝藻打捞的装载容量,降低靠岸卸料的次数,提高对蓝藻的打捞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藻打捞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富营养化的水体中,遇到适宜的温度,会促使蓝藻大规模快速的生长繁殖,因此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从而迅速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因此在爆发蓝藻绿潮时,需要快速有效的对蓝藻进行打捞清理。
现有的为了提高水中蓝藻打捞效率以及降低劳动强度,从而使用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无人船进行打捞作业,但是现有的对蓝藻打捞的设备中由于在打捞蓝藻的同时也携带了大量水液,从而使得船体对蓝藻的载重容量大大减小,不利于提高无人船对蓝藻的打捞效率,从而增加无人船到岸卸料的次数,增加了能耗和时间,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船的自动化蓝藻打捞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船体,船体上固定有用来抽吸蓝藻的吸水泵,吸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有吸水管,船体的内部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设置有用来对打捞的蓝藻进行除水的除水机构,立板上还设置有用来对吸水泵打捞的蓝藻进行暂时存储的间歇式补料机构,吸水泵的出口端通过出水管与间歇式补料机构相连通,除水机构与间歇式补料机构传动连接,立板上设置有用来进一步对蓝藻除水的激振机构,间歇式补料机构与激振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的,除水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板上的外筒,外筒倾斜设置,外筒的内部中心轴线处定轴转动连接有滤筒,滤筒的上端开口,并与外筒的外部相连通,滤筒的下端贯穿外筒的底板,并且滤筒的下端固定有齿盘,外筒的侧壁下端通过排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水箱固定在船体内部。
优选的,除水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立板上的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轴端固定连接齿轮四,齿轮四与齿盘啮合连接,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端固定有齿轮一,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连接,且齿轮一与齿轮二均为锥形齿轮,齿轮二定轴转动连接在立板上。
优选的,除水机构还包括摆杆,摆杆的中部定轴转动连接在立板上,摆杆的两端处分别开设有条形槽一和条形槽二,条形槽一内插接有销杆一,且销杆一可在条形槽一内滑动,销杆一固定在齿轮二上远离圆心的位置处,条形槽二内插接有销杆二,且销杆二可在条形槽二内滑动,销杆二固定连接在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处置并固定连接连杆一的中部,连杆一的一端垂直并固定连接滑杆二,滑杆二远离连杆一的一端贯穿齿盘的中心并位于滤筒内,且滑杆二齿盘的中心处转动或滑动,滑杆二位于滤筒内部的一端固定有刮板,刮板可与滤筒的内壁抵扣接触并相对滑动。
优选的,间歇式补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立板上的缸筒,缸筒的中心轴线与滤筒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缸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的一侧垂直并固定连接有滑杆一,滑杆一远离活塞板的一端贯穿缸筒的底板中心,并可在缸筒的底板中心滑动,滑杆一位于缸筒外部的一端与连杆一远离滑杆二的一端垂直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间歇式补料机构还包括固定在立板上的储液箱,出水管远离吸水泵的一端与储液箱相连通,储液箱的底部通过导料管一与缸筒内部处于活塞板下侧的空腔相连通,缸筒内部处于活塞板下侧的空腔通过导料管二与滤筒的上端开口相连通,导料管一和导料管二上分别连接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单向阀一的导通方向指向缸筒内部,单向阀二的导通方向指向滤筒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翌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翌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5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