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凸沿零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589.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4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溪;陈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烨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G01B5/28;B65G47/90;B65G1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凸沿 零件 自动化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凸沿零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数据测量装置和供料装置;还包括粗糙度测量装置和上料机构;所述粗糙度测量装置包括放置台,顶紧装置,摩擦力测量装置,以及翻转装置;所述摩擦力测量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部件,第一动力驱动装置和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置槽和导向块;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对凸块的凸沿几何参数的检测方便快捷,仅需普通工作人员即可对凸沿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降低人工成本;且通过拆卸第四侧面和第二底壁使测量部件可以适应装配不同厚度的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实用性强;同时摩擦力测量装置对凸沿来回检测,进一步确保了凸块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凸沿零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有许多带有凹槽和带有凸沿滑动连接配合的零件,凹槽和凸沿的配合所需精度较高,如果相互滑动的面粗糙度较大,凹槽和凸沿相对滑动会加快两者之间的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对凸沿和凹槽的几何参数和表面粗糙度的大小进行检测。
传统对凸沿的粗糙度进行检测通常是依靠人工检测,但人工检测的工作量大,且检测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零件的质量;再者人工检测的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凸沿零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的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凸沿零件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对凸块的凸沿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的数据测量装置,和对数据测量装置进行供料的供料装置;还包括对凸块的凸沿进行粗糙度检测的粗糙度测量装置,和将供料装置上的凸块抓取放置于数据测量装置上的上料机构;所述粗糙度测量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用于放置凸块的放置台,对放置台上的凸块顶紧固定的顶紧装置,对凸块的凸沿进行摩擦力检测的摩擦力测量装置,以及对放置台上的凸块抓取后翻转的翻转装置;所述摩擦力测量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用于测量凸块的待测凸沿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伸入到待测凸沿两侧并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测量部件;所述测量部件包括与待测凸沿的第一侧壁相接触的第一检测片,与待测凸沿的第二侧壁相接触的第二检测片,与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滑动连接的滑轨,以及对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所述滑轨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底端相连接的第一底壁,以及与第四侧面的底端相连接的第二底壁;所述第四侧面和第二底壁可拆卸装置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之间具有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滑动的间隙;所述顶紧装置包括顶紧凸块的顶紧部件,驱动顶紧部件顶紧凸块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和驱动顶紧部件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顶紧部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置凸块的容置槽,和对检测装置进行导向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具有滑入端和滑出端,所述滑入端到滑出端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大,所述滑出端的宽度尺寸大于凸沿的宽度尺寸;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具有供顶紧部件穿过并顶紧凸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与凸块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第一张紧部件和第二张紧部件;所述第一张紧部件包括第一张紧板、第二张紧板、第三张紧板和第一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张紧板的一端与滑轨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张紧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张紧板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二张紧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张设于第二张紧板和第三张紧板之间,所述第三张紧板可拆卸装配于第一检测片的上部;所述第二张紧部件包括第四张紧板、第五张紧板、第六张紧板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所述第四张紧板的一端与滑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张紧板的另一端与第五张紧板相连接并与所述第五张紧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张设于第五张紧板和第六张紧板之间,所述第六张紧板可拆卸装配于第二检测片的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烨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烨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