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蘑菇褐斑病的识别与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0702.X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杜万和;倪博文;杨淑珍;俞涛;方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34;G06K9/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蘑菇 褐斑 识别 分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褐斑病的识别与分类方法;该方法在分割检测到双孢蘑菇的基础上,首先分别提取双孢蘑菇表面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然后选择了多维特征参数组成的特征向量输入SVM分类器,选择RBF为核函数以及OVR‑SVMs为分类算法,对褐斑病阶段和人工或机械采摘损伤的双孢蘑菇做分类。本方法可以对患有褐斑病的双孢蘑菇提前做出准确预警,为控制褐斑病传染做出预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摘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采摘机器人对病害的识别与分类方法,主要是针对工厂化环境下双孢菇褐斑病害的识别和分类。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双孢蘑菇产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双孢蘑菇质量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双孢蘑菇菌盖的状态是新鲜蘑菇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褐斑病又是双孢蘑菇最广泛发生的病害。高质量的双孢蘑菇通常呈现为新鲜的、白色的、无瑕疵的、干净的。
在工厂化的双孢蘑菇生长环境下,由于受生产周期和栽培方式的影响,双孢蘑菇非常容易受到一系列细菌和真菌病原体造成的病害。随着褐斑病的加重,范围会慢慢的加大,并且还有可能传染到其他健康的子实体。当双孢蘑菇受到人工或机械擦伤引起的损伤时,表面也将有浅黄色的锈斑,这种锈斑会缓慢地颜色加重,但不会大幅度扩散。
在工厂化的双孢蘑菇种植环境下,以往需要人工去检查双孢蘑菇的生长状态和病害情况,当出现双孢蘑菇褐斑病病害时,手动摘除并做其他处理,这就需要较多的人工成本,并且存在标准不一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标准不一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孢蘑菇褐斑病的识别与分类方法,对褐斑病阶段和人工或机械采摘损伤的双孢蘑菇做分类,对患有褐斑病的双孢蘑菇提前做出预警,为控制病害传染做出预判。
一种双孢蘑菇褐斑病的识别与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A:对样本图像进行描述,准备好各个特征的样本图像,读取双孢蘑菇样本图像;
步骤B:对步骤A中的双孢蘑菇图像进行分割,获取双孢蘑菇的区域及目标区域的图像;
步骤C:对步骤B中的双孢蘑菇目标区域图像提取颜色特征;
步骤D:对步骤B中的双孢蘑菇区域提取形状特征;
步骤E:对步骤B中的双孢蘑菇目标区域图像提取纹理特征;
步骤F:构造SVM分类器,初始化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所需的核函数、类型参数等,将步骤C、D、E中样本提取的特征向量送入分类器训练,使得分类器收敛;
步骤G:对测试图像中的双孢蘑菇进行分割,提取待测目标区域,根据步骤F提取分类器所需要的特征参数,代入训练好的SVM计算结果并进行分类,给出各个双孢蘑菇状况的分类结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C中,HSV颜色模型中的H、S、V颜色分量互不影响,这有利于对图像的颜色和亮度进行处理。在HSV空间中的H分离程度较低,S、V分量的分离程度较为明显,故将S、V分量组成二维颜色特征,这样将更加有利于进行颜色特征的提取;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骤D包括:
步骤D1:提取形状特征中圆度,用来反映双孢蘑菇健康区域圆形的形状因子。若F为区域面积,max为中心到所有轮廓像素的最大距离,那么计算圆度C1为:
C1=min(1,C1′)
如果区域较长或有孔洞,则圆度小于1。圆度特别适用于反映大的凸起、孔洞和不连通区域;
步骤D2:提取形状特征中紧实度,用来反映双孢蘑菇健康区域紧凑程度的形状因子。如果L是轮廓线的长度,F是区域的面积,则计算紧实度C2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07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