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2670.7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桃;赵超然;刘金河;高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5/02 | 分类号: | B02B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韬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7 | 代理人: | 叶培辉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大米 加工 减少 碎米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本发明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进行脱壳工作,降低了砻谷工序中对糙米的爆腰率和糙碎率,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进一步的提高了除杂效果,将大小粒糙米分开进行碾白,不同品质、不同粒度的糙米分开碾白,降低了大米的碎米率,有利于提高成品大米的品质和出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传统的大米加工方法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成品,在传统工艺上轻重粒米同时进入砻谷机中,导致糙碎、爆腰率增加,同时脱壳效率也受到了影响,脱壳后在清理工序中未能清理的杂质同时破碎,导致进入米机后会对其他完整米粒造成伤害,进一步的增加了成品米中的碎米,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大米加工工艺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
S2、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
S3、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
S4、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
S5、将白米分级,使完整米粒与不完整米粒分离;
S6、进行抛光处理,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使大米晶莹透亮;
S7、再次进行白米分级,然后进入色选机去除异色粒;
S8、将白米灭菌处理后,包装入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将原粮加入至振动清理筛中,去除杂质,再加入至比重去石机中,根据异物比大米重的工作原理,筛离原粮中的石子、玻璃、金属等物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选取两个砻谷机,将轻重不同的稻谷分别加入至两个砻谷机中,进行脱壳工作,由于稻谷饱食度相近,便于砻谷机进行操作控制,稻谷脱壳率会有相对提高,降低了砻谷工序中对糙米的爆腰率和糙碎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采用平面回转筛进行分筛,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每层钢丝筛筛口为10-20目,达到了去除并肩石与其他杂质的目的,由于上层会提走部分物料,所以下层物料都是逐步减少,各层筛面的除杂去碎分级段可根据料流情况进行增长,进一步的提高了除杂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采用了两种不同原理的分级设备对谷糙混合物进行交叉分离,进一步提高了谷糙分离的效果,将糙米分成大粒米与小粒米,设置两组碾米机组,将大小粒糙米分开进行碾白,不同品质、不同粒度的糙米分开碾白,降低了大米的碎米率,有利于提高成品大米的品质和出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5中,利用白米分级筛将比大米粒形大的糠块、豆类筛出,把比大米长度小的碎米筛出,再利用滚筒精选筛选出碎米中的整粒米,起到了节约成本,降低损耗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2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