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综合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3619.8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环;张建飞;史慧莹;王耀晨;于昊;朱向楠;周仕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43 | 分类号: | C02F11/143;C02F11/15;C02F11/127;C02F11/16;C22B7/00;C22B15/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9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拉拔 润滑 污泥 综合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综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强碱,搅拌得到混合泥浆;(2)对混合泥浆超声,使污泥中的有机组分充分乳化;(3)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分别收集离心管壁上的固体颗粒和第一离心液;(4)将固体颗粒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超声,得到混合液体;(5)将混合液体离心分离,收集固体颗粒;(6)将固体颗粒放入烘箱中干燥,即可得到超细黄铜粉;(7)收集第一离心液放入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倒入饱和NaCl溶液中进行盐析,磁力搅拌,然后静置,再用纱布过滤,得到含磷脂肪酸盐皂体。本发明可对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进行综合处理,处理成本低,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污泥资源化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综合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镀铜锌钢丝湿式拉拔过程中,钢丝在穿过模具时,需添加润滑液,但依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磨损,磨损下来的这部分镀层会随润滑液进入淤泥池中沉淀下来,形成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镀铜锌钢丝湿式拉拔过程中磨损下来的镀层的主要成分为黄铜Cu0.64Zn0.36,粒度在微纳米级。因此,污泥中除了含有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润滑液有机组分外,还含有大量超细黄铜金属颗粒。黄铜粉广泛应用于粉末冶金、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制品、电碳制品,化学催化剂,导电油墨,焊接电极,磨擦材料以及其他粉末冶金制品。通常采用电解法与雾化法制备,能耗较高。经分析收到基污泥中含黄铜50wt%以上,远高于目前铜矿的开采品位(2%)和锌矿的开采品位(1%)。如果能够直接将镀铜锌钢丝湿式拉拔润滑液污泥中的黄铜颗粒直接提纯回收的话将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然而润滑液污泥中的黄铜金属颗粒粒度在微纳米级,均匀地分散在粘稠的润滑液污泥中,有机物的粘附力比较强,在水溶液中两者也难以分离,因此用传统的固液分离方法难以将两者分离。同时应环保的要求,含铜有机污泥因含重金属Cu和磷元素,属于危废,因而不能随意堆放。目前大多数拉拔钢丝生产企业不具备自己处理污泥的技术,往往委托外单位环保公司进行处理,而环保公司处理厂家通用的方法是直接焚烧-废渣再熔炼分别提取金属的方式来处理含铜锌有机污泥。有机污泥经高温焚烧时会造成严重的气体污染,治理更加困难,而污泥中的黄铜颗粒也已被转化成了CuO、ZnO及Zn3(PO4)2等,成分复杂,再熔炼提铜或提锌都比较困难,而且成本较高。另外,现有有机污泥焚烧处理的方式也会造成污泥中润滑液成分的损失。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综合处理工艺,该工艺不但可从黏稠有机污泥中回收超细黄铜粉,而且可将污泥中的有机组分转化成含磷脂肪酸盐,作为浮选药剂使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综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丝拉拔润滑液污泥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然后加入强碱,再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使污泥中的金属颗粒分散,得到混合泥浆;
在混合泥浆中,污泥中的含磷脂肪酸会与强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盐;
(2)采用超声振荡器对混合泥浆超声,使污泥中的有机组分充分乳化;
(3)将超声后的混合泥浆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使固体颗粒都黏附到离心管壁上,分别收集离心管壁上的固体颗粒和第一离心液;
(4)将收集到的离心管壁上的固体颗粒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再次进行超声,使金属颗粒上粘附的碱液和有机组分脱离颗粒表面,得到混合液体;
(5)将混合液体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收集固体颗粒和第二离心液;
(6)将固体颗粒放入烘箱中干燥,即可得到超细黄铜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自由度折叠机械臂
- 下一篇:车辆底盘AI智能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