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板盲孔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3692.5 | 申请日: | 2021-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隽培军;胡巧琛;杨顺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7000 陕西省铜川市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板盲孔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板盲孔板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软板盲孔技术领域。本发明软板盲孔板配套设置有一可剥离的镜面SUS箔,镜面SUS箔的表面通过干膜压合有第一透明干膜,第一透明干膜的上端经过电镀设置有第一电镀铜,第一电镀铜的上端通过干膜压合有第二透明干膜。本发明通过对软板盲孔板及其制造技术进行改进,不需要使用镭射钻孔机、等离子机,能够大大的减小投资的金额,且能够同时对盲孔和线路图形进行生产,流程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较高,易导入批量生产,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的盲孔板品质较好,且能制造10um/10um线宽线距的图形,超越传统工艺的35um/35um的线宽线距,大大的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板盲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板盲孔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高密度布线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软板线路导通孔上布线,只有盲孔才能实现孔上布线或组装器件,有盲孔的软板运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天航空、工业电子等,用途广泛;
现有软板盲孔技术分两种:
一种软板盲孔技术为:在基材铜箔上蚀刻开窗,再用镭射钻孔机来镭射介质层,形成盲孔,用等离子清洗孔内胶渣,最后黑影镀铜完成盲孔导通;
另一种软板盲孔技术为:基材铜箔先减铜,再用镭射钻孔机钻穿铜箔和介质层,形成盲孔,同样需要用等离子清洗孔内胶渣,最后黑影镀铜完成盲孔导通;
但现有技术中均需要镭射钻孔机、等离子机等高端设备投入,投资大,成本高,镭射钻孔存在烧穿铜的风险,有品质隐患,镭射钻孔存在孔内胶渣,等离子清洗不干净,易形成孔内连接不良,且镭射钻孔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板盲孔板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均需要镭射钻孔机、等离子机等高端设备投入,投资大,成本高,镭射钻孔存在烧穿铜的风险,有品质隐患,镭射钻孔存在孔内胶渣,等离子清洗不干净,易形成孔内连接不良,且镭射钻孔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软板盲孔板,所述软板盲孔板配套设置有一可剥离的镜面SUS箔,所述镜面SUS箔的表面通过干膜压合有第一透明干膜,所述第一透明干膜的上端经过电镀设置有第一电镀铜,所述第一电镀铜的上端通过干膜压合有第二透明干膜,所述第二透明干膜的表面通过真空溅射镀铜设置有第二电镀铜,所述第二电镀铜的上端经过电镀设置有第三电镀铜,所述第三电镀铜的上表面通过曝光显影蚀刻形成有线路图形及盲孔,所述第三电镀铜的上端还设置有PET,所述第三电镀铜和PET之间设置有OCA,所述第三电镀铜和PET之间通过OCA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镜面SUS箔的尺寸为250mm*35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干膜和第三透明干膜的厚度为5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镀铜的厚度为0.5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镀铜和第一电镀铜的厚度为5μ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干膜的厚度为5μm。
进一步地,所述OCA的厚度为3-5um,所述PET的厚度为75um。
进一步地,所述镜面SUS箔为型号NK-430MA的镜面SUS箔,第一透明干膜为型号为PVI-3HR100TR7255的透明干膜,所述OCA为型号为NE-NCP3 的OCA。
一种软板盲孔板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任意一项的一种软板盲孔板,步骤如下:
S1:将镜面SUS箔放置在适当位置;
S2:通过干膜压合将第一透明干膜贴合在镜面SUS箔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未经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36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