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酯乳酸菌及其在酸肉制作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6328.4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心萍;蒋翠翠;梁会朋;纪超凡;张素芳;吕静;刘梦杨;柳傲雪;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13/70;A23B4/22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菌 及其 制作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酸菌LXPLP1,保藏号为:CGMCCNo.21288,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该乳酸菌制备的酸肉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肉和植物乳杆菌LXPLP1按1g:7~9logCFU的比例配比,并加入适量的腌料和拌料。本发明植物乳杆菌LXPLP1接种酸肉,可大幅缩短发酵周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大肠杆菌的菌落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98.66%;组胺、酪胺、腐胺、尸胺、β‑苯乙胺含量均有大幅度降低;丙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含量分别提高了3.49、4.11、3.94、1.42、2.40倍;提升产品的风味和稳定性,尤其是酯类风味的含量,起到增香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产酯乳酸菌、由该乳酸菌制作的酸肉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酸肉,又名酸鲊肉,是苗族及侗族少数名族的一种传统佳肴。酸肉,可生食,可炒食,味道鲜嫩爽口,使人食欲倍增。但是酸肉的制作以家庭作坊式的传统工艺为主,存在诸多问题,如规模小、季节性强、产品质量不稳定、风味不足、生产周期长达两个月左右,且产品无标准、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缺陷。
发酵肉制品富含蛋白质,在发酵过程中,除了能够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氨基酸,增加营养外,还能够产生独特的风味。发酵肉中风味的形成除了依赖于肉体自身内源酶会使蛋白质降解,大部分还依赖于微生物的作用。酸肉在发酵的过程中,微生物分解碳水化合物以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酸香特征。现在发酵产品中,酯类化合物是常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由于较低的气味阈值,在合适的浓度下,酯类化合物为整体风味贡献了令人愉悦的果香。
酸肉含有较多的酯类物质,其中丙酸乙酯具有菠萝香味,丁酸乙酯具有果香和菠萝香味,己酸乙酯具有水果香味,辛酸乙酯具有类似白兰地的香气,并有甜味等,癸酸乙酯具有椰子香味,这些酯类物质构成了酸肉中的主要酯类风味(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bacterial diversity and metabolites of a Chinese fermented pork product,sourmea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DOI:10.1111/ijfs.14905)。然而,这些风味物质的产生及含量极容易受到自然发酵环境的影响,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风味物质的产生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酯乳酸菌及其在发酵酸肉制作中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规模小、季节性强、产品质量不稳定、风味不足、生产周期长,且产品无标准化、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乳酸菌,该乳酸菌LXPLP1于2020年12月0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21288,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一种基于所述乳酸菌LXPLP1制备的酸肉,肉和乳酸菌LXPLP1按1g:7~9logCFU的比例配比,并加入腌料和拌料。
优选的,所述腌料包括:0.4~1.0%白糖、1~6%酒、3~9%食盐。
优选的,所述拌料包括:1~6%辣椒、0.2~1%花椒面、0.1~1%小茴香、0.3~0.5%八角、0.1~0.3%孜然粉、10~30%米粉。
一种用乳酸菌LXPLP1制备所述酸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