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出钢下渣异常情况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6684.6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向天虎;陈露涛;刘晓峰;曾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1C7/06;C21C7/072;C21C7/07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殷兴旺 |
地址: | 40125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出钢下渣 异常 情况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出钢下渣异常情况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转炉出钢,挡渣失败下渣;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稠渣改质剂和精炼石灰;进入CAS精炼炉,向钢水顶渣中加入铝粒脱氧,再加入钢水保温剂,并采用强吹氩搅拌持续至少第一吹氩时间;关闭氩气定氧,定氧后补喂铝线,再对钢水进行吹氩调温,采用软吹氩后进行钙处理,且软吹氩持续第二吹氩时间以上后加入钢水保温剂。本发明通过在精炼过程中加入铝粒和钢水保温剂,改善了顶渣脱氧改质效果,提高了顶渣吸收夹杂的能力,充分去除钢水夹杂;同时,也有利于防止钢水裸露吸收空气中氧而造成二次氧化,提高了钢水洁净度,改善了钢水可浇性,提高了铸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出钢下渣异常情况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钢水炉外精炼,针对转炉吹炼-钢包吹氩-连铸浇注工艺路线,转炉冶炼出钢过程中若出现挡渣失败而造成下渣异常的情况,因渣中氧含量升高,造成钢水二次氧化,产生氧化物夹杂增加,恶化钢水质量。为了减少渣中氧对钢水的二次氧化,在应对转炉冶炼出钢过程挡渣失败的异常情况,通常是采取对顶渣改质的方法,但现有方法对顶渣改质效果差,即使增加了稠渣剂和脱氧改质剂加入量,也因顶渣结壳、顶渣粘度大,影响了脱氧改质效果,从而影响钢水纯洁度,造成生产事故和钢坯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出钢下渣异常情况的工艺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转炉冶炼出钢过程挡渣失败时钢水纯洁度差的问题,以改善脱渣氧效果,充分去除夹杂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出钢下渣异常情况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转炉出钢,且出钢过程中出现挡渣失败而下渣;
2)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稠渣改质剂和精炼石灰;
3)进入CAS精炼炉,向钢水顶渣中加入铝粒进行脱氧,再加入钢水保温剂,并采用强吹氩搅拌持续至少第一吹氩时间;
4)关闭氩气定氧,定氧后补喂铝线,之后对钢水进行吹氩调温,采用软吹氩后进行钙处理,且软吹氩持续第二吹氩时间以上后加入钢水保温剂;
5)出站。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脱氧剂的加入量根据转炉终点氧含量设定,所述稠渣改质剂的加入量为2~2.5kg/t钢水,精炼石灰的加入量为3~6kg/t钢水。
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稠渣改质剂的成份主要包括CaO,以及部分Al2O3、CaF2和SiO2。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铝粒和钢水保温剂需均匀铺在钢水的渣面上;所述铝粒的加入量为2.5~20.0kg/t渣,所述钢水保温剂的加入量为0.4~0.6kg/t钢水。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钢水保温剂的成份主要包括SiO2,以及部分FCd、Al2O3、Fe2O3和MgO。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钢水保温剂的粒度≤3mm,且粒度≤1mm的数量占比≤20%。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强吹氩的吹氩强度为每分钟0.3~0.6Nm3/t钢水,吹氩量为1.0~2.0Nm3/t钢水,所述第一吹氩时间为3min。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铝线的喂入量为0~1.5m/t钢水。
进一步,步骤4)中,对钢水进行吹氩调温时的吹氩强度为每分钟0.2~0.6Nm3/t钢水,吹氩量为0.6Nm3/t钢水以上,吹氩调温后的钢水温度范围为1570℃~1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6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