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47805.9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H02G3/02;B66F9/075;B66F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王友生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管线 模组 固定 运输 承载 一体化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门形框架,所述门形框架的外侧贴有二维码,门形框架的内顶连接有支吊架,其下方连接有移动机构,所述支吊架上架设有管线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框架由高强度金属制成,其表面设置有防锈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吊架的顶部通过连接座与门形框架可拆卸连接,相邻两个支吊架之间通过加固梁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座和两个移动轮,所述底座水平固定在门形框架的下方,其两侧均设置有加固斜撑,两个移动轮分置在底座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门形框架的间距为1.8~2.2m,所述管线组的长度为3.8~4.2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组包括空调水管、消防水管、送风管和桥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水管、消防水管和送风管均通过安装座固定在支吊架上,且三者外侧均设置有保温层。
8.一种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加工中心的建设
根据各类部件的制作需要,于施工现场周边建设加工中心;
S2:管线系统的建模
通过BIM技术获取施工现场的三维模型,并利用REVIT软件对三维模型中管线系统的布局、受力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S3:模型的拆分
根据管线系统的区间位置、施工难易程度、施工进度计划以及预制加工能力将其按批次拆分成多个管线组,并输出预制加工图纸;
S4:一体化装置的加工
根据预制加工图纸及施工进度计划,在加工中心按批次组装出一体化装置,并对其标记二维码进行追踪管理;
S5:管线系统的安装
将各一体化装置运至施工现场,按扫码获取的装配信息将各管线组依次对接,完成管线系统的安装;
S6:管线系统的检验
对安装后的管线系统进行验收和试运行,若验收不合格,找出问题管线组的位置和原因,对其改正至合格为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管线系统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S51:将预制的抬板安装在支吊架的下方,为管线组的提升做准备;
S52:叉车进场并在抬板下方提供支撑;
S53:利用升降平台将施工人员抬升至门形框架的顶部,将支吊架与门形框架拆卸分离;
S54:使用叉车将管线组对齐并整体提升至适合位置后,利用升降平台将支吊架固定在预设的吊顶系统上;
S55:采用特制的连接件对相邻管线组进行无明火连接后,依次拆除抬板,完成管线系统的安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管线模组固定、运输、承载一体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管线组的两端在连接前均设置有防尘挡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78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