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IS服务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48414.9 | 申请日: | 202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7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邓耀隆;周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共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H04W4/029;H04L67/52;G06V40/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is 服务 识别 考勤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GIS服务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和方法,包括确定多个中心点;每个中心点向外延伸多个顶点,在电子地图上连接顶点绘制闭合图形;获取打卡位置,判断打卡位置是否在任一打卡区域内,若是启用人脸识别对考勤人员鉴权,判断考勤人员是否拥有考勤权限,若是则获取并判断打卡时间是否在考勤时间段,若是则设备端自动打卡;若设备端的打卡位置不在打卡区域,和/或考勤人员没有设备端的考勤权限,和/或打卡时间不在考勤时间段内,设备端无法自动打卡。通过自定义设定单区域或多区域考勤区域,解决传统考勤以主机为圆心,半径划分考勤区域的单一考勤情况,解决传统考勤位置信息不精准的问题以及解决考勤人员在打卡之后未前往工作地点的异常考勤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勤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IS服务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公司和企业为了监督员工进行规范性的上班和下班,制定了各式各样的考勤制度。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实现考勤制度的手段从机械式的打孔考勤系统发展到了今天的射频卡、指纹识别及脸部识别等考勤系统。虽然现今的考勤系统相对于古老的考勤手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现有的考勤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考勤系统主要通过以考勤主机为中心点,根据中心点以半径R进行绘制圆形考勤区域,通过半径R来计算圆面积所覆盖的经纬度数据集,这样的方式不能准确的判定用户是否在指定的位置区域内,只能作为数据的参考。而且半径的设置一般会偏大,因为需要覆盖整体的建筑物的范围,这样对设置人员来说也需具备相关的知识才可以进行设置,同时无法实现多个考勤区域的设置;同时对于完成打卡考勤的人员是否在考勤时间段内前往工作地点的情况无法探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GIS服务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和方法,通过自定义设定单区域或多区域考勤区域,解决了传统考勤以考勤主机为圆心,半径划分考勤区域的单一考勤情况,解决了传统考勤位置信息不精准的问题,通过人脸识别以及活体校验技术解决了代打卡的问题并通过防作弊功能解决了作弊打卡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IS服务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
包括设置多个打卡区域,具体的:
在电子地图上确定多个中心点;
每个中心点向外延伸并确定多个顶点,通过在电子地图上连接多个顶点绘制闭合图形,所述闭合图形为打卡区域;
获取设备端的打卡位置,判断打卡位置是否在任一打卡区域内,若是,启用人脸识别对考勤人员进行鉴权,判断该考勤人员是否拥有该设备端的考勤权限,若是,则获取并判断打卡时间是否在考勤时间段内,若是,则设备端自动打卡;
若设备端的打卡位置不在打卡区域,和/或考勤人员没有设备端的考勤权限,和/或打卡时间不在考勤时间段内,则设备端无法自动打卡;
包括考勤异常判定:
预设最低移动速度和间隔移动时长;
根据最低移动速度和间隔移动时长获取当前GIS位置坐标,设备端上传GIS位置坐标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GIS位置坐标进行滤波处理,将当前GIS位置坐标并插入到坐标点集合,则根据坐标点集合生成移动轨迹线;
判断移动轨迹线是否超出当前打卡区域,若是,则判断超出当前打卡区域的部分移动轨迹线是否存在异常,若是,则判定考勤异常。
优选的,判断超出当前打卡区域的部分移动轨迹线是否存在异常,包括:
获取该部分移动轨迹线的坐标点集合;
判断不同间隔移动时长中是否存在相同坐标点,若是,则获取所有相同坐标点的间隔移动时长得到总时长;
根据总时长判断该移动轨迹线是否存在异常,若是判定考勤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共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共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48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